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四
2021年10月14日
第A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斷章寫義)極端天氣當前 要自救嗎?

極端天氣當前 要自救嗎?

西班牙畢爾包最近有一個巨型少女人頭在內維翁河中浮浮沉沉,她雙目無神,只是木無表情地望上天空,隨河水漂浮。並非提早過萬聖節,這個“少女”其實是墨西哥藝術家Ruben Orozco Loz為當地慈善機構創作的玻璃纖維雕塑,重一百二十公斤,以西班牙巴斯克語“明天 Bihar”命名,呼籲大眾關注可持續發展議題。

他指出,“我們的行為決定着自己命運的浮沉”——人類的未來就似河中少女,如果繼續採用破壞生態的發展模式,人類就會被淹沒,但若然我們能減少不利於氣候變化的活動,就可以浮起,得到生機。

【摘自:〈少女人頭漂浮西班牙河道 以恐懼作警告 籲關注可持續發展〉,ACCO,二○二一年十月五日】

秋天已到,颱風卻不絕,尤其這兩個星期,絕對是風去風又來。再回想過去幾年,造成重大人命傷亡的颱風,似乎越來越常見。

氣候反常、極端天氣、溫室效應……類似的名詞,大家都絕不陌生,而對於如何減輕它們為我們帶來影響的方法,你和我也不是沒有認識。只是在方便、快捷、享受當前,我們都選擇將這些方法視而不見;又或是覺得在氣候危機當前,人類依然有怠慢的空間。

然而,事實放在眼前,人類早已有如這西班牙河道中的少女雕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載浮載沉。我們之所以沒有感覺,是因為你和我都身處已發展地區,水、電、網絡,一一不缺;亦擁有不同的基建設備,能令我們在風暴當中仍可維持日常生活,視颱風如無物,但其實放眼一些發展程度較落後的地區,每次風暴壓境,都傷亡慘重。

不因身處安逸而忘卻別人的危險,亦不要為眼前的享樂而無視潛藏的危機,極端天氣下的自救,大概就是由此做起。

穆 森

2021-10-14 穆 森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9894.html 1 (斷章寫義)極端天氣當前 要自救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