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最近這段時間工作特別忙,辦公桌上各種文件資料、文具堆積如小山。因為加班回家較晚,也沒有太多時間做運動,感覺臉漸漸圓潤了點。這些,其實就是工作和生活證明的“熵增”。
“熵”在物理學中,指的是一個系統混亂的程度。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熱量只能從高溫向低溫傳導,因此系統的總能量雖不變,但其中可用部分減少。推而廣之,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事物總是從有序趨向於無序,所以熵的值一定是增加的。這就是“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無處不在,愛因斯坦甚至將其稱為所有科學定律的“第一定律”。自然界中,落花成泥,覆水難收,蠟炬成灰,破鏡難圓;人類社會中,朝代興亡更替,國家盛衰榮哀;對個人而言,不收拾就變亂的房間,不鍛煉就難以維持的健康,到最終生命必然的消亡,這些都是熵增。
如果不能對抗熵增,往大了說,恆星終將熄滅,生命終將消失,宇宙終將變成一片死寂。往小了說,就是人會由着自己的本性,變得懶散,容易放棄,慢慢落後。
因此,量子力學大師薛定諤(他的“貓”更有名),在他《生命是什麼》這本著作中,提出“人活着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也就是人要通過嚴格自律,來對抗熵增。
實際上,神秀與慧能就菩提與明鏡所作的那兩首著名的偈子,雖然從禪宗的要義來看,六祖慧能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更能闡述純淨完美的頓悟;但從減熵的角度來看,顯然神秀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更能體現自我的約束與不停的修行。
一念及此,我趕緊把辦公桌好好收拾一番,並暗下決心,有空時就好好整理,減熵,先從井井有條的辦公環境做起。
楊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