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措援低收料僅一成半全職僱員受惠
梁孫旭冀調至月入中位數兩萬
【本報消息】政府推出八項措施支援中小企和僱員,當中向二○二○年度工作收益不超過十四萬四千元的職業稅納稅人中的特區居民,以及合資格的自由職業者,每人發放一萬元的援助款項,惹來不少批評,認為措施未能覆蓋疫下收入大減、失業人士。立法會議員、工聯副理事長梁孫旭有感該項措施覆蓋面和精準度不足,促請政府調升發放一萬元的標準起碼至本地僱員收入中位數兩萬元,並積極考慮增值消費卡,以關顧民生,推動內需。
疫下收入大減、失業、被停工停業的僱員和商戶比比皆是。梁孫旭稱,特區政府推出對中小企及僱員的援助措施很有必要,但接獲僱員反映,原來月入超過兩萬元,疫下被迫放無薪假,收入大減至月入約一萬五千元;也有人去年平均月入一萬四千元,無奈今年失業,新措施卻對他們毫無幫助。不少人感到失望,希望政府優化方案。
梁孫旭指出,除符合收益額之每周工作三十五小時以下的僱員以及自由職業者外,去年工作收益不超過十四萬四千元的上述兩類人群其實很少。去年統計局資料,本地二十二萬多的全職僱員中,收入在一萬二千元以下的只有三萬五千二百人,亦即只有一成五的全職僱員能夠受惠於新措施。
替補方案援多行業
除上述人士之外,有不少的士、漁民、導遊等從業員也向其反映,新措施未有如去年般容許他們透過提供證明來獲得援助,梁孫旭期望政府能夠體恤他們的情況,可以有替補方案。
他期望政府考慮調升發放一萬元的標準起碼至本地僱員收入中位數兩萬或以上,讓更多受疫情影響的人能夠受惠。此外,他再次促請政府積極考慮制訂停工停業機制和再推電子消費優惠計劃,以推動內需,在疫情持續之下提升企業和居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