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小七孔飛瀑碧潭
本澳食水源自貴州,黔地多奇山秀水,當中荔波小七孔最典型,是五A景區,亦是當地首個世界自然遺產,被形容為“地球同緯度最後一塊綠寶石”,又稱為造物主培育的超級盆景。
山水秀麗恬靜雅致
小七孔景區為喀斯特地貌,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於一體,有柔美恬靜的涵碧潭、飛流狂瀉的拉雅瀑布、潭瀑交錯的六十八級瀑布、盤根錯節的龜背山、林溪穿插的水上森林、密林鑲嵌的鴛鴦湖、悠藍深邃的臥龍潭。嫵媚迷人的響水河貫穿景區,山水秀麗靈巧、恬靜雅致,沁人心脾,堪稱遊山玩水者聖地。
東門有座建於道光十五年的七孔石橋,景區之名由之而得。該座小巧玲瓏的七孔橋,長二、三十米,由麻石條砌成,橋身爬滿藤蔓和蕨類,橋下是令人心醉的涵碧潭,手臂粗的游魚在水中悠然暢泳,兩岸古樹鬱鬱蔥蔥,橋頭碑刻“群山岩浪千千歲,響水河橋萬萬千”是周遭景致最好的概括。
推雪擁雲銀河瀉地
沿七孔橋兩岸上溯近百米便是拉雅瀑布。瀑布落差約三十米,疑似天河騰空而降,濺噴的水霧飄灑紛揚。瀑在路側、人在瀑下,觸手可及,令人倍覺舒暢,與相鄰的響水河縱向錯落六十八級跌水瀑布構成絕妙的立體瀑布群景觀。響水河上游狹窄的山谷裡,水流沿高低的河床錯落而下,層層疊疊,或傾珠撒玉、推雪擁雲,或如匹練飄逸、似銀河瀉地,形態各異,氣象萬千。不同形態的水聲又形成不絕於耳的交響樂,難怪取名響水。
響水河碧藍潔淨,清澈見底,偶見小舟蕩漾河上,亦有“懸空”於水面的錯覺。沿河漫步,滿目飛泉,兩岸古樹盤根錯節,遮天蔽日,峰巒疊翠,溪流縱橫,宛若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
吉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