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裝上市銷情淡 人均消費降三成
【本報消息】轉眼間到秋季,不少服裝店開始上架新季時裝。有服裝店店主表示,疫下經濟不景氣,居民消費意慾大減,估計人均消費降三成。另有服裝店稱,疫情及氣候影響,秋季銷情明顯下滑,進貨量較以往少兩成。
有日系服裝店負責人陳小姐表示,疫情影響整體經濟環境,客人即使經濟壓力不大,但消費明顯趨審慎。以往新裝上架,客人多數會購買已搭配好的整套服裝,但現在只購買上裝或下裝,人均消費約跌三成。
秋冬季服裝難銷售,不僅成本較夏裝高,隨着全球暖化,穿厚衣服的時間大大縮短。現時進貨多數挑既輕薄又保暖的服裝,如設計感較強的風衣、毛衣背心等,增加客人新鮮感。留意到不少客人會挑選一些新穎款式,基本款需搭配出售。
目前店內因應新季服裝推出活動,非會員可享九折優惠,會員更有八折。平日也會在節假日推出限時優惠,可相對提高客人購物意慾。不期望賺多少,每月收支平衡已滿足。
另有韓式服裝店主表示,近期疫情反覆,加上天氣仍炎熱,秋裝銷情較以往明顯下滑。疫下進貨成本增加,包括批發價格、物流費用等,但售價不僅不能提高,更要力推優惠才能吸引顧客。為減輕經營壓力,近期進貨量少約兩成。幸好現時仍有電子消費計劃,可促進客人消費,幫補生意。
有服裝店主李先生表示,時裝對居民而言非必需品,有感近期逛街購物的客人大減,市面較淡靜。新裝上市,折扣力度較平日大,“大家都喺呢個時候賣新衫,寧願賺少啲,做多啲活動,先可以同人哋競爭。”在網購強勁衝擊下,實體店經營趨困難,未來或會加強網店宣傳推廣,開拓澳門以外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