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1年10月17日
第A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不以人廢言(?)

不以人廢言(?)

《論語 · 衛靈公》: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孔子這兩句話是教我們對人的觀察,不要聽對方一句話說對了,就認為他一切都對;也不要因為對方某一點不好,而因此不聽他的好意。

我就是犯了這種弊病,莫說聽對方講話,甚至他寫的文章,我都不屑一顧。其實抱着這種態度,吃虧的是自己。有謂十濁一清,亦有十清一濁的。可貴的地方往往就在於那一點清。

我看過粵劇的《碎鑾輿》,故事是說嚴嵩父子的劣行。嚴嵩明朝分宜人。弘治進士。曾在鈐山讀書十年。嘉靖二十一年(一五四二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先後專國政二十年,官至太子太師。為明代權相。看他的學歷、履歷,絕對不是泛泛之輩。至於他的劣跡,實在罄竹難書。在任期間,任用其子世蕃和趙文華等,攬權貪賄,凡直言時政,與他不合的都遭殘害。不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晩年被明世宗疏遠。其子世蕃奸狀被揭露處死,他也被革職,家產籍沒,寄食墓舍而終。

以上所述是嚴嵩之為人,至於其言,應說其文,相對於其人是很不對稱的。在他的《鈐山堂集》中一篇小品文《寄適園記》,首先記述了寄適園的來歷,流露了他對閑適清靜生活的嚮往,又因世務纏身,欲閑而不得的遺憾。

文章開首說:“獲地為圃,中樹一亭,以資燕息。”是嚮往閑適的意慾。圃中“種竹數挺,雜蒔蕿卉,以供怡玩”。有謂:“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誰又料到這位“雅士”竟是個大奸邪。他說自己“夙夜在公,萬務嬰其慮,百責萃其躬。聞君命則行不俟駕,草奏記則筆不停揮”。把自己說成忠君愛國的賢臣。

“不以人廢言”,孔子這句話,我又有所懷疑。

冬春軒

2021-10-17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0459.html 1 (筆雯集)不以人廢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