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秋冬進補時
重陽已過,以往酒樓已推出滋補蛇宴及野味套餐,小菜牌更標榜“秋冬進補、野味燉品”。如:太史五蛇羹,炒蛇絲,龍虎鳳,佛跳牆,燒焗禾花雀,紅燒果子狸,紅炆穿山甲,雙冬扣山豬、山瑞或水魚,蘿蔔炆風鱔,菊花鱸魚羹(球),薑葱煀大海鯉,羊腩煲,臘味飯等。
SARS(沙士)之後,為杜絕野味傳播疾病,野生動物多己禁食。瀕臨絕種的禾花雀已禁售。熱門的蛇羹因活蛇禁止入口,食肆改用急凍蛇。但因製作工序繁複,加上年輕人未必喜好,近年餐牌已鮮見。
食家至愛的花錦鱔皇,據說燉鱔頭有壯陽功效,所以一早已被饕客預訂。當年風鱔強調是野生捕獲,但現在大多是養殖。以往澳門一帶盛產鱸魚,大海鱸十多廿斤常見有售,味道鮮美,但城市發展改變經已絕跡。食家至愛的肇慶文慶鯉、或十斤以上大海鯉,用瓦罉薑葱煀香味撲鼻,多年來亦已少見。
飯店多會適時推出合時滋補燉品,較特別則須提前預訂,如冬蟲草燉蜆鴨、佛跳牆等。許冠傑歌都有得唱:“叫煲佛跳牆,炆得咁鬼香”。佛跳牆食材因地而異,港澳着重高級材料,基本有齊鮑魚、海參、魚翅、花膠,其他如水魚、雞子、鴿蛋、鹿筋、雞腳、豬腳、瑤柱、雞件、火腿、赤肉等。按選用食材規格種類,售價有所不同。酒樓十二人份量約需燉八個鐘。
近年居民口味改變及選擇多,餐牌上野味菜式,已近乎匿跡,僅餘常見的水魚、羊腩煲及臘味飯等聊作點綴。
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