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1年10月18日
第C07版:視野
澳門虛擬圖書館

借市場之手令全民停電

借市場之手令全民停電

每逢冬季,北美出現極端天氣,並非什麼新鮮事。

但今年二月的一場暴風雪,卻導致美國得克

薩斯州大規模停電,影響數以百萬計的

家庭和企業,箇中因由,足可成經濟

學的上佳教材。

斷電癱瘓美國經濟第二大州

美國入冬,不時受風雪吹襲,導致路面結冰,交通癱瘓,國際新聞連年報道,本來見怪不怪,然而如此災難性大停電,還要出現在得州,就難免成為國際頭條,當中的來龍去脈,自然並非天氣不似預期那麼簡單。今年二月,來自極地漩渦的寒流從加拿大吹向美國,創美國中部地區氣溫歷史新低之外,更令全美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領土被冰雪覆蓋。到了二月中,在墨西哥灣上空和太平洋西北區,分別形成冬季風暴,在短短幾天內,為美國境內帶來大量風雪,得州有百分之八十的面積被積雪覆蓋,多個地區的氣溫,更出現同期歷史新低。嚴寒天氣,令得州用電量迅速飊升,最終使電網不勝負荷,導致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和企業停電,州內所有能源系統一度被凍結,發電廠設備亦無法運作。

大停電幾乎癱瘓整個得州,嚴重干擾居民的日常生活,亦簡接造成人命傷亡,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量。除了水電供應系統出現故障、網絡及通訊服務中斷以外,因暴風雪導致的交通問題,亦重創得州的食物供應鏈。許多農場因電力中斷,導致大量養殖的禽畜凍死;牛奶加工廠停工,單是無法運送到商店而棄置的牛奶,每天損失至少八百萬美元。作為美國工業重地,得州的石油業和煉油廠全線關閉,影響原油產量,布蘭特原油價格亦因而猛漲,甚至一度使全球庫存減少五千萬桶。暴風雪引發的大停電,亦造成至少四十八人死亡,死因主要是因為無法取暖失溫、或取暖時意外吸入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寒流侵襲,不少美國的州份亦出現停電問題,但為何唯獨得州的情況特別嚴重?要細說從頭,則必須從得州獨有的能源市場說起。自上世紀初以來,因地利優勢,得州成功吸引不少大企業,到當地投資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經濟發展一日千里。時至今日,以經濟總量計,得州每年經濟產值已超過一萬五千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二大州,僅次於加州。由於天然資源豐富,埃克森美孚、雪鐵戈石油等全球數一數二的能源企業,以及美國不少億萬富豪,都來自於得州。

大停電的遠因近因

正因這些能源業大亨,早在得州老樹盤根,富甲一方,他們利用自己的巨富,形成一股強大的政經勢力,繼而透過政治遊說,建立對得州的政治話語權,再掌控當地的經濟命脈,多年以來影響州內不少重大政策,環保政策是其中一例。由於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加上寡頭政治,得州在環保和減排的進度,遠遠落後於美國其他州份。州內不少聯邦參議員,儼如能源大亨的授權代表,理直氣壯地在國會阻撓任何對他們不利的政策,維護彼此的既得利益。

當得州的電力供應,同樣牢握在同一批能源財閥之手,再加上美國政客全力助攻,這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也就成為今次當地大停電的遠因。跟美國其他州份相比,得州擁有自己的獨立電網,所有電力供應只供得州所需。由於該電網沒有跨過其他州的邊界,美國聯邦政府無權監管,崇尚自由市場的得州,順理成章可自把自為,致使該州的電力市場,完全由市場主導。

電力供應由巿場和價格主導,政府監管淪爲無牙老虎,到底會產生什麼問題?傳統的電力市場,從發電、運輸到零售,全由一家公司一條龍式包辦。由於公用事業屬自然壟斷,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為了引入市場競爭、壓低電價,得州政府以改革之名,進一步放寬對電力市場的規管。當其他州份以供電穩定性為大前提,消費者必須分擔電力基建發展成本之時,得州的用戶只需為他們所用的電力付費。於是得州的平均零售電價比全美國平均低百分之二十,比電力市場規管較嚴的加州,電費更低近一半。

得州政府鼓勵電力市場的競爭,由零售到批發,一直以低價至上為準則,從而埋下全州大規模斷電的伏筆。得州的電力批發競價市場,由得州能源穩定委員會負責監管,以某時段的電力需求預測為基準,吸引發電企業爭相競價,此舉有助壓低電價。而得州多達三百家電力零售商,為了爭奪三千萬人口的市場,亦只好各出奇謀,從電力批發市場“買貨”之後,以不同方式爭取消費者的青睞,例如有一些企業會以浮動定價吸引客戶,即用戶在供應充足的大部分時間,享有更低價格的電費優惠。亦有其他用戶,選擇電費與市場需求直接掛鈎的方式付費。

自由市場的盲點

當天朗氣清,州內居民用電量穩定,這類用戶當然可以享受較低電費。但一旦出現極端天氣,全州的電力總需求迅即急升,電費價格亦隨之暴漲至荒謬水平。根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報道,有得州居民因在今次暴風雪吹襲期間,長期使用暖氣系統,二月份的電費,竟然超過一萬美元,跟一月份時的價格相比,足足高出四十倍。面對極端氣候,電力供求嚴重失衡,價格波動的風險,卻直接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得州政府為求補鑊,下令調查涉嫌濫收電費的企業,亦禁止電力公司向未有繳費的用戶斷電。

一場天災,將自由市場概念引入公用事業的盲點,以及得州監管機構的漏洞表露無遺。自由市場的盲點,在於盲目相信競爭,甚至將大市場小政府的概念,套用到直接涉及民生的公用事業,從批發至零售,任由供電商“發揮創意”,無所不用其極,一心只為降低營運成本,追求最大利潤,而從未為電能和天然氣基礎設施,加裝抵禦極端天氣的設備,最終導致當地的發電系統,在嚴寒之下無法正常運作。

以自由之名 牟暴利之實

若純粹從自由市場的角度出發,得州電力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理論上完美得近乎無可挑剔。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海耶克曾指出,在自由市場下,價格決定生產的方向:對消費者來說,選擇如何花費,是他們的決定;對生產和投資者而言,價格所釋放的經濟訊息,莫過於某產品或服務供求度之高低,從中想出對策,務求在市場中獲利,得州電力市場,無疑是其中的例子。

然而自由市場再“偉大”,卻算漏了“當能源寡頭勢力幾可隻手遮天,政府監管部門就形同自廢武功”的客觀事實。在過去十年,因嚴冬影響得州電力供應,已發生過兩次。作為監管機構,得州能源穩定委員會早就為發電商提供應付極端天氣的指引,但並無權力強制要求電力公司提升機器設備功能,反之相信價格機制,足以為企業提供長期投資的誘因,從而達成穩定供電的長遠目標。然而站在商家“算死草”的角度思考,所謂的極端異常天氣,純屬特殊情況,一年也不過三數天,既然如此,又何必以降低企業盈利為代價,貿然額外斥資,使電力供應更加穩定可靠?企業長年累月,慣性以自由之名,牟暴利之實,最終人算不如天算,引來大自然出手干預,一舉關掉得州電網的大掣,當地數以百萬受影響的居民,無疑是今次大停電的最大輸家。

杜然(文化評論員)

2021-10-18 杜然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0725.html 1 借市場之手令全民停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