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三
2021年10月20日
第C08版:蓮花廣場
澳門虛擬圖書館

積極應對抗疫疲勞

日常生活中戴好口罩是抗疫基本措施

積極應對抗疫疲勞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歷時近兩年,我國在疫情爆發初期,採取一系列務實的抗疫措施,成功阻截病毒在內地大規模傳播,及後新冠疫苗的出現,逐漸使各地回復正常生活,衛生部門則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階段。

澳門受疫情影響,歷經“封關”、有限度通關等措施後,近年博彩業收入一落千丈,旅客入境數量大跌,中小企經營陷入困境,儘管特區政府推出多項經援措施,但畢竟幫助有限,所以商家一直憧憬傳統節日,諸如“十 · 一黃金周”、農曆新年等,期望吸引大量旅客來澳,刺激消費。然而,像早前的暑假檔期,以及國慶黃金周前夕,疫情反覆,導致出入境政策時有改變,嚴重影響旅客來澳意願。由此可見,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階段後,倘澳門未能有效防堵疫情,哪怕是零星出現,只要有社會傳播風險,出入境政策必將收緊,這會使疲弱的經濟難以復甦。長此下去,本澳勢必面臨新一輪的經濟衝擊。

澳門作為旅遊城市,倘疫情是從低風險地區的旅客傳入,經重重防控措施仍攔截未果時,實在無話可說,畢竟只要兩地通關,就存在病毒傳入的風險。但從本次醫觀酒店的疫情來看,本應屬防疫最嚴密的地方,竟變成疫情爆發的地方,充分反映負責隔離工作的衛生部門存有嚴重漏洞。醫觀酒店存在的目的,就是要篩查從外地來澳的人是否受到感染,而在裡面工作的人員,本身就有較高被感染的風險,所以更應嚴陣以待。按照衛生當局披露,工作人員感染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未有按指引帶好口罩,實屬不應出現的錯誤,負責防疫工作的衛生當局沒有及早發現,可見責無旁貸。

然而,追究責任從來不是當務之急,最重要是找出防疫失效的原因,堵塞漏洞,避免同樣事情再次發生。筆者認為衛生當局在完善醫觀酒店的防疫機制之同時,還應重點關顧在相關場所工作的人員、醫護,乃至全澳居民的心理健康,以及是否出現抗疫疲勞的問題。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教授林大慶與王文炳博士今年八月曾撰文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抗疫疲勞”是指“消極、並缺乏動力去遵循各種由官方或可靠機構建議的防禦行為”。以此思考,澳門多宗輸入病例都是在醫觀酒店隔離期間確診,卻一直未曾試過有相關人員因此染疫,可見本澳的防疫指引雖有完善的空間,但也具有一定成效。回顧今次受感染的原因,是保安人員未有嚴格按照指引戴好口罩所致。眾所周知,防疫的基本功是清洗雙手、正確戴好口罩,在醫觀酒店內工作的保安人員絕對清楚有關規定,沒有戴好口罩的最大原因或許就是因為抗疫疲勞導致,使其有所鬆懈。衛生當局及酒店方沒有及早發現問題,也很可能是其認為醫觀酒店的防疫運作一直行之有效,所以疏忽大意。

由於澳門早前的抗疫工作較為完善,居民亦相當配合,做好防疫措施,但時間一長,便容易感到疲勞,警戒之心有所下降,出街亦有不戴口罩的情況出現,這些心態和行為極有可能成為下一波疫情的助燃劑。以這次醫觀酒店的疫情為例,就是因為保安人員犯了低級錯誤所造成,這波疫情導致澳門錯失“十 · 一黃金周”的旅客、全民需要核酸檢測、高等教育暫停面授、非高等教育停課,相關工作人員的關聯確診病例仍持續出現,影響甚廣。

因此,筆者建議衛生當局除需適時審視及完善各項防疫指引,更應將協助居民克服抗疫疲勞納入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工作中,透過採取不同措施,激勵及指導居民和相關工作人員,積極面對疫情、持續提高警覺、做好防疫措施、應對抗疫疲勞,確保澳門得來不易的抗疫成果能持續下去,助力經濟復甦。

李 澄

2021-10-20 李 澄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1152.html 1 積極應對抗疫疲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