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無魚!
食無魚,此乃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內的一句話。這位為食貓馮諼因為無魚食就呱呱大叫,倚柱彈劍而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無魚食就大吵大鬧,魚真有這麼重要?魚是人類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對促進健康十分重要。孟嘗君食客之內,有扒鋸的屬第一等;有魚食的屬二等;無肉無魚,只食粗糧的,則屬下等了。馮諼何許人也:我才高八斗,唔提抗議就當我病貓辦,真是豈有此理!
魚通常有海魚和淡水魚之分,若由食家選擇,當選海魚了。海魚遨遊於大海之中,運動量大,肌肉自然結實些,食起來口感更佳。但蛋白質、維生素含量則與淡水魚差別不大,只是在礦物質含量方面較為豐富。在售價方面,海鮮與河鮮則差距大了。
對於魚類的營養,人們也是有些誤解的。例如有人動外科手術,病後調理,一定要多飲生魚(又稱黑魚、烏棒)湯,這樣切口才能生長得好,可更快復元。這是美麗的誤解。病後調理,多進食些富營養的魚類是可以的,卻不一定要生魚。事關魚的營養價值,就生魚與其他魚類而言,分別不大,不必過分計較。另一對魚的誤解,是以往曾有“齋麻雜痘”的傳說,小兒出麻疹,要齋戒數月,魚腥更是禁絕。這樣就害苦了許多兒童,因為禁食魚類而缺乏維生素A,紛紛患上夜盲症,為兒童將來的眼部發育帶來損害。
食魚也會中毒的,河豚你就不可亂吃。珊湖魚也要小心,它含有的雪卡毒素,比河豚魚的毒素大過百倍,千萬大意不得。
·為食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