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頌》二十歲
京歌《梨花頌》面世以來,即登頂巔峰,不僅風靡於內地樂壇,在世界各地的演出更是好評如潮,本人也極為喜歡。澳門回歸後,二○○一年受上海文化局邀請,本人和澳門文化局幾位同事前往上海參加第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十一月一日開幕式在新建的上海大劇院舉行,我這老上海首次踏足上海最先進的劇院。開幕式節目非常精彩:廖昌永演唱《我和我的祖國》、北京少女們空竹(響鈴)雜技表演、雜技芭蕾《天鵝湖》、舞劇《野斑馬》……最後一個節目就是全新創排的交響京劇《大唐貴妃》,年輕演員輪番演唱主題曲《梨花頌》,最後是梅葆玖大師壓軸演唱。此乃《梨花頌》世界首演,我與澳門文化局的同事有幸見證了這首美輪美奐京歌的誕生。
出身京劇世家的梅葆玖一向致力於京劇藝術的提升和現代化,例如一九九○年曾經與作曲家楊乃林合作,將梅派名劇《貴妃醉酒》中的《海島冰輪初轉騰》一曲進行再創作,配以西洋交響樂隊伴奏和合唱隊伴唱,極為成功。楊乃林曾經在西安京劇團任職京胡伴奏,後來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後留校任教。二○○一年上海有關方面與梅葆玖合作,將梅蘭芳的傳統老戲《太真外傳》、《貴妃醉酒》進行改編,創新為《大唐貴妃》(曾名《中國貴妃》),此劇準備在第三屆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演出。原定作曲另有其人,給楊乃林的協議書是約請他為該劇的管弦樂隊配器。沒有想到原定的作曲家不僅未能交出作品,甚至沒有到場。情況尷尬且時間緊逼,離預定首演時間僅剩兩周,導演郭小男和編劇翁思再不得不逼迫楊乃林臨時任職作曲,將他關在招待所裏,楊乃林開始魔鬼般的二十四小時連軸轉……編劇翁思再每天早晨來送飯,晚上來取曲譜,並立刻交給樂隊指揮王永吉排練……
俗話說“慢工出細活,急就章很少有完美的”,《大唐貴妃》恰恰就是“逼上梁山”的“急就章”。其中包括了十分精美的主題曲《梨花頌》,《梨花頌》不比一般的京劇曲牌填詞,是楊乃林依據京劇音樂元素再創作的“京歌”。而且以交響樂隊伴奏、混聲合唱伴唱,中國戲曲用上了全套西洋歌劇的藝術手段。該曲唱腔婉轉、氣勢恢宏、意境華美而音樂立體效果極佳。而且由於主旋律的優美,誕生以來吸引了眾多戲曲和聲樂家爭相演唱,這首京歌用戲曲聲腔演唱動聽,以美聲或流行歌曲唱法同樣悅耳,是極其難得的中國音樂創新佳作。
這二十年裏,我曾有機會多次欣賞到不同唱家的演繹,而且還特地收藏了多種版本的精彩視頻,經常翻出來欣賞,百聽不厭,是我近年來最喜歡的曲子。
(梨花頌 · 二之一)
殷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