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1年10月25日
第C07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非高等教育網課教學資源 搜尋與共享

非高等教育網課教學資源 搜尋與共享

新冠疫情持續了將近兩年,對世界各地教育、經濟、生活均造成深遠影響。隨着實施疫情防控措施,一些生活常規及習慣,發生了重大改變。以三次全民核檢為例,以往部分長者使用智能電話,除了通話外,未必會學習使用其他功能,然而,由於全民核檢,長者需要學會使用智能電話進行核檢預約、提取健康碼等,他們開始接觸和學習智能電話的其他功能,逐步適應時代的變遷。

在教育方面,受疫情影響,教師們也加緊學習網課教學,經過二○一九年長時間停課,不少教師開始學習如何進行網課教學。然而,由於當時教師對網課認識程度不同、掌握的技術不同及使用的網課平台不同,可謂百花齊放,筆者甚至覺得有些凌亂,導致網課效果良莠不齊,學子們更無所適從,導致在學習上加大了兩極分化的現象。

一年後,筆者發現這種現象有明顯的改善,教師們已從經驗中學習,通過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推出統一的網課平台,推動教師學習網課教學,提供網上教學資源等舉措,令教師們為同學建立正面榜樣,主動改變教學習慣,接受教學變革,齊心協力對抗疫情,相信今次進行網課必定得到良好的效果。

在過去只有面授課的年代,教師們要備好一堂課,需要到圖書館、教育資源中心及書店,翻閱大量書籍,收集豐富的教學資源,才能上好一堂面授課。然而,隨着科技不斷進步,帶給人類進步與變革,直到現時網課變得重要的時代,要準備好一堂網課,要令網課有良好的效果,便需從網絡上搜尋教學資源,充實課堂內容,增加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是網課成功的因素。

國家教育部早前推出了“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www.eduyun.cn),在這個由教育部建立的平台中,有如何進行網課的教學視頻、多元教學資源及微課教學等內容,集國家教育資源之大成。在平台上搜尋教學資源,除能減輕教師們的備課壓力,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亦能讓同學在課後獲得更為充實的學習材料。而更慶幸的是,除了內地教師、同學、家長和培訓機構可以在平台上註冊及使用外,亦向港澳台教師開放註冊及使用,筆者極力推薦本澳師生多善用該平台搜尋教育資源,豐富學習內容。

除該平台外,香港和其他地區都有相關的教育資源網絡,支援教師進行網上教學,內容也相當豐富,如能結合自身科目選擇不同地區的教育資源網絡,將令網課效能事半功倍。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也設有教育資源網,供教師搜尋合適的教育資源,當中也有香港等地區的教育資源網絡推薦,也是澳門本地較為整全的教學資源網絡。

除網課教學資源搜尋外,網課共享的特點也相當重要。網課有別於面授課堂,具有可廣泛共享的功能,同一時間,能以開放式共享給不同的人士參與網課,可以成為同校、同科或同級教師互相觀摩及學習的好機會,如能獲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的安排及宣傳,更能成為全澳教師的學習課堂,既可讓更多的教師熟悉網課,互相學習,提升教學質量,也能錄製下來成為重要的教學資源,供教師日後學習。

如今,網課共享越來越普遍,筆者期望澳門網課共享的程度能盡快提升,提高網課的教學質量。教育變革過程沒有一蹴而就,然而透過集腋成裘、經驗累積,相信網課的效果終有一日不亞於面授課堂,兩者均能保持良好的教學質量。

筆者總結二○一九年網課經驗,大部分教師認為網課的教學效果會比面授遜色,主要因為網課較難對同學的精神狀態和課堂行為進行有效監察,但隨着應用科技的日益進步,網課的應用軟件也在逐步完善,包括可以要求同學開啟鏡頭以及抽問交流等功能。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師需要不斷搜尋教學資源,充實課堂內容,吸引同學參與網課,在網課中加入小遊戲,增加教師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改變因循守舊的課堂習慣,完善教學策略,共享自己的課堂,讓教師之間能相互學習,促使在教學效能上不斷提升,網課如是,面授課堂亦如是。

病毒無情,教師有愛,教師在面對教育變革時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勇氣,感謝澳門教師的辛勤付出。最後,期望大家響應政府呼籲,盡快接種新冠疫苗,建立保護防疫屏障,讓社會早日回復常態,同時也讓澳門盡快回復健康及安全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安心回校學習。

鏡海先生

2021-10-25 鏡海先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2094.html 1 非高等教育網課教學資源 搜尋與共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