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1年10月31日
第C05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認識真相

《後真相時代》 作 者:海特 · 麥當納 譯 者:林麗雪、葉織茵 出 版 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

認識真相

“真相永遠只有一種面向嗎?你怎麼確定自己看到的是正,是反?是真,還是假?”平日打開手機,充斥着不少資訊,我們有多大信心來肯定接收的資訊是可信的?本書作者認為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進入了“後真相時代”,真相這個詞語有一個“真”字,似乎一定是真實的,但是作者為甚麼會加上“後”字呢?

“後真相”是指事實被曲解、以各種斷章取義及以偏概全的說法,使原本的真相被改變,最終真相變成弄假成真的謊言。隨着科技發展迅速,人人都有一部手機在手,隨時可以發表不同的見解以及傳播知識,其中便會存在一些虛假訊息的風險。還記得數年前澳門的“天鴿”颱風,有人在社交媒體散播澳門在數月內無法恢復電力的言論,造成不少市民恐慌。古代中國思想家荀子有言:“流言止於智者。”那我們應該怎樣去閱讀、如何去證明這些資訊是否為真相呢?作為一本入門的解釋真相的書籍,“後真相時代”便清楚地幫我們去疏理及解釋這些現象及事件。

這本書解釋了不同的真相面向,大致分成四部分:“部分真相”、“主觀真相”、“人為真相”、“未知真相”。其中我想和大家分享“部分真相”之中,關於看待歷史的“真實性”。歐威爾在其著作《

一九八四》中說:“誰控制了過去,就控制了未來。誰控制了現在,就控制了過去。”歷史作為構成我們對自身民族的身份認同價值,也構成我們對人類以及世界的認知。而一些曲解歷史的人,便利用選擇性的歷史去歪曲事實,忽略了真相是由多個角度組成的。

書中舉例,有誤導者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是利大於弊的,原因是大戰過後帶來了科技的提升、男女平等觀念傳播,以及政治體制漸漸成熟,但忽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人類的傷亡以及資源的消耗。歷史中往往有不少事情是不能只以單一角度去看待,要以多個角度去進行調查,就以我們家喻戶曉的人物“秦始皇”為例,他是一個具爭議性的人物,焚書坑儒、強迫人民勞動,由這個角度看他是一個暴君,但由另一個角度看,他統一了中國的度量衡、文字和貨幣,對後世影響深遠。因此不可忽視的是,以不同的角度看,便會有不同的觀點,真相自然也會隨不同的角度而改變。本書內容豐富,作者海特 · 麥當納以易懂的文字教導我們去認識真相。特別喜歡書中引用的一句名言:“真相是一面破裂成無數碎片的鏡子,而每個人都以為自己那一小塊碎片就是全部。”當網絡上人人都可成為資訊的發放者,每個人都可以操縱真相時,我們必須去思考和探索,不可斷章取義,曲解真相,只有仔細消化這些資訊,批判思考過後,才可以盡可能貼近真實事件,認識真相。

林梓恒

2021-10-31 林梓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3280.html 1 認識真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