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聞李駿“海歸”
在飛往上海的航班上讀報,一則新聞映入眼簾:〈李駿:回國回校是最好的選擇〉。原來,這位赴美留學、任教多年的數學家,已任復旦大學上海數學中心主任、首席教授,前不久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或許比之其他讀者,我讀罷新聞,還多了幾分感慨。
這感慨,出自對往事的回想。一九七七年夏末,因“文革”而中止十年的高考恢復,追求知識、重視人才在全社會蔚成風氣。第二年,上海舉行八省市中學生數學競賽,李駿獨佔鰲頭,給他頒獎的是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時任復旦大學校長。當李駿等幾位獲獎者隨後考入該校數學系時,蘇步青專門設立“尖子班”,配備最強的師資悉心培養。我在新聞系就讀,兼做《復旦》校報記者,為了報道數學系一位優秀講師的事蹟,曾去宿舍訪談李駿及其同學顧名皋、徐幼予等人,了解他們對這位教師授課的感受和評價。後來聽說,這些高材生相繼出國深造,學有所成。李駿是提前讀完碩士研究生課程,經導師胡和生教授向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推薦,到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博士後研究,再入史丹福大學執教,於一九九八年成為終身教授。兩年前,他也踏上“海歸”之路,回到上海的母校培養數學人才。
我由此想起,一九九四年初春,在美國採訪報道青年數學家陳永川“海歸”的事蹟。他於一九八四年畢業於四川大學,經美籍華裔數學家陳省身推薦,一九八七年入讀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一九九一年六月獲博士學位,被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聘為研究員,因發表關於離散數學的幾篇高水平論文,被公認該領域最領先的數學家之一。但在還有一年時間即可獲終身職銜之際,他毅然放棄已經擁有的一切,到天津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工作。上世紀八十年代走出國門的留學生中,陳永川即使不是第一位回來報效祖國的,至少也在最早的那批“海歸”之列。對於當時的海外學子,這堪稱石破天驚之舉。
那以後二十多年來,留學生“海歸”的越來越多,逐漸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其中不少才俊大顯身手,在教育、科研、實業和金融等各行各業有所成就,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良多。
當然,李駿也是這些佼佼者之一,儘管他回國工作較遲,不再是大新聞,但他這次當選為科學院院士,學術水準獲得高度肯定,可以預見其在數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上會有新成果。
內地改革開放後,負笈海外求學者絡繹不絕,當以百萬計,而“海歸”的畢竟是少數,時間上也有先後。其實,與出國留學一樣,“海歸”也是人生的一項重大抉擇。歸與不歸、早歸與遲歸,牽涉到職業規劃、工作條件、生活環境及子女教育等諸多因素。但只要出國留學的大門一直敞開,“海歸”就不會成為歷史名詞。早歸固然好,遲歸也無妨。也許可以改用往昔對境外海外人士常說的老話,叫做:“海歸”不分先後。
賀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