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的玩家與棋子
執筆之時,正值俄羅斯進攻烏克蘭。身邊大多數朋友,原以為普京只是“靠嚇”,口水戰後便各自找個下台階,最後和平散場,一切如常……也許是我們過慣了太平盛世,除了在殯儀館就沒有見過死人,總覺得戰爭不過是教科書裡的教材、電影的橋段,又或來自童年時外祖母口中的睡前故事。
身處澳門的我們或許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了解只屬皮毛,但也知道今日兩國爆發戰爭,成因相當複雜,當中包括地緣政治、歷史恩怨以及經濟利益的爭奪。烏克蘭人原本從十七世紀就受俄羅斯帝國控制,不少烏克蘭人、尤其精英階層甚至自稱為“小俄羅斯人”,但烏克蘭人轉而對俄羅斯心生恨意,應該是一九三二至一九三三年,蘇聯軍隊從莫斯科到烏克蘭搶奪糧食,流放及殺害眾多富農,直接導致烏克蘭大饑荒,死掉好幾百萬人。此事所種下之積怨,又導致二戰期間,部分烏克蘭民族主義游撃隊投靠納粹,反攻蘇聯紅軍,而二戰後當然又招致了蘇聯更多報復。直到今日,俄烏之間依然紛爭不絕,譬如“北溪二號”油管,直接繞過烏克蘭,令烏賺少了大筆過路費,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並獨立等……由此可見,俄烏兩個兄弟國,其實積怨已久,今日戰事爆發,倒不能單純歸納成美國的挑撥,或普京的野心勃勃,政治原本就是複雜至極。
記得當年閱讀奇幻文學巨著《冰與火之歌》,角色“小指頭”曾言道:“這世界只有三種人,就是玩家(player)、棋子(pawn),以及自以為是玩家的棋子。”從此事可見,拜登與普京是玩家,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自以為是玩家的棋子,而一般士卒與平民百姓,則連棋子也算不上。“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多少無辜軍民死無葬身之地,對野心家而言,不過是拜相封侯的墊腳石,或大國間爭權奪利的犧牲品。
李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