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7月04日
第B11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把握好三歲前的時光

把握好三歲前的時光

筆者在網上討論區看到有家長評價孩子在某托兒所學不到東西,雖然筆者理解該名家長重視子女能力的培養,希望子女擁有美好的人生,因而願意費盡心思,為子女安排家長認為好的教育、好的一切。但是,讓筆者感到疑惑的是,三歲前的孩子應該學習些甚麼?他們又是如何學習的呢?

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零至兩歲是感知運動期,孩子在這時期的特點主要是依靠身體動作來感知外在的世界。零至一個月的孩子通常以本能動作去適應外在的環境,例如:吸吮母乳;一至四個月的孩子會將動作串連,例如:用眼睛追尋正在移動的物品;四至八個月的孩子會將動作與視覺串連,例如:用手去觸摸周圍的物品;八至十二個月的孩子會利用動作去認識事物,例如:以指向、拍打、拋擲等方式探索;十二至十八個月的孩子會不斷重複其感興趣的動作,在嘗試中學習,例如:接觸玩具、拿取物品;十八至二十四個月的孩子會模仿別人的行為來解決問題,能夠理解看不到的東西也可能存在。兩歲開始進入前運思期,孩子逐漸使用語言、符號表達,思想特色是自我中心。

從以上的理論可見,三歲前的孩子主要依靠感覺和動作來學習,他們由頭部開始,由軀幹延伸至四肢,再由大肌肉延伸至小肌肉,利用感官和肢體動作來了解這個新奇的世界。他們逐步經歷翻身、坐、爬、站、走、跑、跳,以及上述基本動作的延伸;透過接觸周圍的事物,他們漸漸增進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既然三歲前的孩子主要是學習肢體的運用,他們透過自由探索來學習,那麼,為此階段的孩子提供較少規範和安全的環境,是否等同已為其探索學習提供了基礎?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強調人生最初的一千天,是往後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其中,一歲孩子的腦重量相當於成人的百分之五十,兩歲孩子的腦重量相當於成人的百分之七十五,三歲孩子的腦重量已接近成人。神經元連接是大腦的基本結構,也是孩子將來健康、學習和行為的重要基石,此時期孩子的大腦每秒鐘會產生七百至一千個神經元連接,此速度僅發生在此時期,其後無法再現,而神經元連接受先天的基因,和後天的環境、經歷共同影響。因此,除了為孩子提供安全的看顧,此時期照顧者在日常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的互動和發展的關係,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學習,甚至是幸福都有重要影響。

倘若照顧者照料孩子時木無表情,亦不說話,只着重於完成當時的任務,孩子可能會感到不安,難以與照顧者建立關係,其言語和認知的學習亦會因而受到阻礙。而忽視、暴力等行為會讓孩子大腦產生過多的皮質醇,當皮質醇長期處於過多的水平,就會產生毒素抑制孩子大腦的發育和對外界的反應。相反,照顧者每次為孩子進行清潔、更換衣服、更換尿片,又或者餵幼兒進食的過程,都以和孩子玩耍、逗孩子笑和溫柔地說話等方式進行互動,這個過程既可協助孩子增加詞量、建立記憶,也可讓孩子信任照顧者,建立彼此的關係。因此,孩子日常的生活作息,都可以是對其有意義的學習時間,照顧者的一舉一動、所說的話和表達的情緒,都會是孩子學習的內容,他們透過模仿和遊戲來學習。

在新冠疫情對全球造成的衝擊之下,許多家庭在經濟和生活上都存在一定的壓力,家長為口奔馳,需要依靠其他人協助照顧子女無可厚非。考慮三歲前是對孩子未來發展奠定重要基礎的階段,無論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由誰人協助提供照顧,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都承擔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更不可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轉移給他人。事實上,照顧者平時在孩子面前處事的方式和態度,家長未必完全掌握,亦難以操控。至於家長對孩子的陪伴和互動時的質素,卻在家長可以掌控的範圍。無論家長在生活上有多忙碌,也應該盡可能爭取多些時間親自照料和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兩三年的時光轉眼過去,相信每個孩子都希望與家長有良好的互動,而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積極關係,可以讓孩子感到平靜與安全,從而學會相信別人、自信、願意嘗試新事物、去探索和面對挑戰。

黃燕玲

2022-07-04 黃燕玲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02690.html 1 把握好三歲前的時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