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保護
“社會上還有那麼多正在受苦的人,還提倡保護動物?”
提倡保護動物時,這類問題就像是系統自動回覆訊息一樣,帶着拒絕溝通的尖銳,橫在動物保護者面前。選擇為某類群體的權益發聲時,就必然是忽視其他生命嗎?
提出這類問題的人,不見得真心關注“其他正在受苦的人”,只想透過舉出更受大眾同情的例子,以讓自己站在道德高地鄙視他人的“選擇性保護”。有人說,因為動物是動物,人是人。撇開把人與動物劃清界線的論調,那為甚麼當有人關心流浪漢、勞工和難民——同樣身為人的權益時,也會受到同樣質疑?而當關心老人和孤兒時,就很少人會轉而質疑為甚麼不去關心身心障礙人士。彷彿在社會裡被壓迫或邊緣化的生命,也劃分了“更值得被同情和保護”的等級。
尤其,當某些群體被視為城市的“外來者”(外地移民、勞工、難民)或“不屬於城市”(無家者、流浪動物)的生命時,從一開始,他/牠們與“屬於城裡的人”就有了一條不可越界的心理界線。當人們稍微嗅到這些群體對自己的權益可能造成“威脅”,這些群體忽然就成了必須被驅逐的“入侵者”。
誰都無法海納百川,我們可以承認自己的同情與保護必然有選擇性,只要不以此為藉口,漠視其他不被選擇的生命。回歸原點,無論人或動物,當我們為某類群體、甚至某一個生命發聲時,無關我們選擇了和為甚麼選擇替誰發聲,而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以外的生命,認知他者正在受苦,在這個充滿斷裂的世界裡與他者建立連結。
甚至更簡單一點:在城市的一隅,我與一隻街貓相遇,牠蹭了我的腿,這一刻我看見了並與這個生命建立連結,因而選擇了給牠一個罐頭,或者更多。
波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