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2年07月31日
第B08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少年與馬

《天下駿馬》 作 者:科馬克 · 麥卡錫 譯 者:尚玉明、魏鐵漢 出 版 社:北京日報 出版日期:2021年3月

少年與馬

“那是羅林斯的馬,是布萊文斯的馬,是我的馬,我不能讓這些馬留在這裡。”

《天下駿馬》是“邊境三部曲”的開創篇,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德克薩斯,兩個牛仔少年約翰 · 格雷迪和羅林斯,不甘於大工業的侵襲和家族牧場的衰敗,縱馬南下墨西哥,從汽車縱橫的美國穿越山林戈壁到道路泥濘的荒野牧場,追求新田園生活的系列甘苦交雜的經歷。

科馬克 · 麥卡錫的代表作“邊境三部曲”——《天下駿馬》、《穿越》、《平原上的城市》。“三部曲”既是壯闊的、洶湧的,也是令人扼腕的。我們可以在他的文字間領略到與命運纏鬥的激烈,也看到工業化世界中那些局外人的轉變。

作為獲得過普利策獎、美國國家圖書獎、全美書評人協會獎等獎項的“頂級作家”,其作品可用“偉大”來形容。與所有把蠻荒自然設為背景的作品一樣,他的故事也讓人覺得失焦,看完覺得沒什麼話說,不是不想說,是根本說不出來。通常的人類中心、自我中心肯定大錯特錯,上帝式的全知視角也會把我們拖入泥潭,而我們對動物的感情,也一定會遭他恥笑。故事裡臥在窗台上曬太陽的貓不是我們所知道的貓,趴着濕漉漉的石頭倒下去的狗也並不是我們所知道的狗,他們吐露出完全陌生的氣息,拒絕成為一閃而過的心靈圖像,他們喚起的是神秘和恐懼,在同一個人身上激發出種種相反的品質。

麥卡錫的小說致力於描寫美國及墨西哥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經歷及人生感受,此書中主角格雷迪對於如過客般相逢的旅伴布萊文斯的死一直心有愧疚,“我之所以想要殺死上尉,是因為當時我站在那兒,由着他將那個男孩帶進叢林幹掉了,而我竟然只是袖手旁觀一聲不吭。”這當中散發的傳統武俠氣息還是讓人着迷、感動。

在他的筆下,美墨邊境的蠻荒有着驚人的美感。這本《天下駿馬》的開始,讀者便會遇到這樣的句子:“天色已晚,他騎馬踏上歸途。馬兒加快了步伐。一天中最後的日光如同一把巨扇緩緩地罩在他身後的原野上,而後又在充滿了陰影、幽暗和寒氣的漸涼的藍色氛圍中沉入世界的邊緣。幾隻晚歸巢的鳥雀啾啾鳴囀,消失在黑暗中的硬扎扎的灌木叢裡。”但他絕非只有浩大、溫柔的荒原暮色,他還書寫血腥、暴力與屠殺。他既是思想天才,又是語言大師,文字中有着一種抒情與凌厲並存的魅力。

美國評論界認為此書具有拉里 · 麥克默特里的《孤獨鴿》及馬克 · 吐溫的《哈克貝利 · 費恩歷險記》的綜合效果,更有人評價麥卡錫在《天下駿馬》的想像力比拉里 · 麥克默特里的更深刻,他的情調比馬克 · 吐溫的更深沉。這部美墨邊境地區發生的動人史詩,既有噩夢般的屠殺、令人震顫的暴力,又有優美如畫的田園詩和柔細潛心的安魂曲,堪稱“地獄與天堂的交響曲”,“是可與中世紀以來的文壇巨匠但丁、愛倫 · 坡、麥爾維爾、福克納、斯坦培克的傑作相媲美的當代經典”。

《天下駿馬》的兩個主角,一個十六歲,一個十七歲,我閱讀的時候經常會忘了他們的年齡,但我覺得記住會更容易理解這本書,那種獨屬於少年的殘暴、搖擺、一意孤行是麥卡錫很多人物的行為模式,在遭受了很多無意義的試煉之後,他們為自身所設定的完整性,則是成年人麥卡錫留給他們的唯一獎勵。

花非花

2022-07-31 花非花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06721.html 1 少年與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