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科技落後就要挨打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能單就經濟總量大小而定,一個民族是否強盛也不能單憑人口規模、領土幅員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國落後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後。”回望中華民族那段歷程,習近平主席一語揭示出歷史演進中的深刻邏輯,“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
面對當前全球科學研究範式發生着深刻變革,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科學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中國以史為鑒,清醒地意識到技術被“卡脖子”,根在技不如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習近平於二○二一年五月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世界科技強國競爭,比拼的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力爭實現跨越發展
回顧十年發展,中國科技界不斷爬坡過坎,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樣品、“天問一號”登陸火星、中國空間站“天宮”開啟建造,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和“祖沖之號”成功問世、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非常規新型手性費米子、首次實現人工合成澱粉、靈長類動物早期胚胎發育機制取得新突破……
中國科技領域人員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原創理論,作出原創發現。中國科技的巨大變化折射出中國科技發展的重要思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跟上甚至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主動。從具體發展方式來看,這十年,中國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制定實施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佈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及區域性創新高地等,都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題中之義。
其實,到了一定發展階段,許多國家政府都在組織產業力量研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並搶佔競爭先機。這是許多國家的常規操作,也是取得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日本政府組織全國優勢科技力量攻克產業關鍵技術,在半導體、機械工具和機器人等技術領域取得世界領先地位。一九八七年,美國成立了國防部牽頭組織的半導體製造技術研究聯盟,由英特爾、IBM、美光、惠普、摩托羅拉等十四家半導體製造公司主導,並與美國國家實驗室、大學卓越中心以及創始成員之外的半導體製造設備企業合作,聯合主攻半導體製造和半導體設備製造,為美國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取得世界半導體市場的領先位置作出了巨大貢獻。
奔着最緊迫問題去
如今,中國科技十年發展展露出大手筆,但中國清楚地認識到在某些關鍵核心領域仍受制於人。透過習近平在上述會議上的講話,可察中國未來科技發展的若干指示性信息,其中,習近平指出,接下來中國科技攻關將“堅持問題導向,奔着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並作出五方面具體部署,這無疑是一種務實的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