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精準發力 護航實體經濟
【中新社北京十七日電】中國正在持續發力穩實體經濟。日前,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大行發佈公告,表示將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穩定經濟大盤。
國有大行頭雁效應
根據相關公告,今年首三季,國有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高效服務實體經濟。總體來說,五大行貸款規模均實現較好增長。截至今年九月末,建設銀行人民幣貸款餘額近2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工商銀行境內人民幣貸款餘額比上年末淨增加2.2萬億元。
農業銀行首三季新增人民幣各項貸款2.2萬億元。第三季末,銀行客戶貸款較年初增加1.69萬億元,達17.41萬億元。交通銀行首九個月融資總量超過8,000億元。其中,境內人民幣各項貸款較上年末增加6,444億元。
在國有大行“頭雁”效應下,今年首三季新增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等數據超預期上升。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首三季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7.7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01萬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分析,九月社融同比增速10.6%,較八月回升0.1個百分點,結束自今年六月以來的持續下行趨勢。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2.57萬億元,同比多增7,964億元。
普惠貸款顯著增加
今年以來,中國持續發力為實體經濟精準注入“活水”。實體經濟有效金融供給持續增加,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支持不斷加強。
首先,重點領域貸款支持力度不減。截至九月末,國家開發銀行今年已發放貸款131億元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信息技術、高端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4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7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其次,普惠貸款顯著增加。中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首八個月,製造業貸款新增3.7萬億元,增量為去年同期1.8倍。八月末,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56.7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2.1萬億元,同比增23.3%。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餘額6.3萬億元。
此外,綠色信貸增幅明顯。截至九月末,建設銀行綠色貸款近2.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300億元,增幅為32%;中國銀行綠色信貸較年初增約36%;工商銀行綠色貸款較年初增約9,500億元,增幅為34%;交通銀行綠色信貸餘額逾6,000億元,較上年末增逾25%。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展望未來,金融系統應如何進一步護航實體經濟行穩致遠?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要通過進一步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要確保金融發展不偏離服務人民和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同時充分發揮金融市場機制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