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溢芬芳的院子
產前就買了這本《永遠的院子》,叮囑自己無論多忙,閱讀還是要堅持的。誰知道,拿起放下之間,前前後後已將近三個月,如若不是編輯提醒,大抵是要藉着初為人母這件事,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拖延理由。
不是第一次介紹小川糸的作品了,其文字帶來的神奇力量,能讓人與她筆下的角色共感,所描寫的事物也很立體且豐富。筆者想,這大概就是用心了吧。《永遠的院子》的主角在母親消失後,開始了自己一步步邁向嶄新世界的過程,讓人感嘆這世界多少還是有些不負責任的大人。但比起怨恨,其實更希望能夠以自己的力量,走出不一樣的人生路。
一個十歲的女孩,沒有接觸過除媽媽以外的人,媽媽教她說話、習字,與她形影不離。然而有一天,媽媽頭也不回地從此銷聲匿跡。這樣的情節讓筆者想起是枝裕和的《誰知赤子心》,一個改編自東京“巢鴨兒童遺棄事件”的故事。母親在懷胎十月後將孩子棄之不理,而遺棄他們之後,孩子如何獨活於世間,難道對於他們來說真的不重要嗎?本書主角還是個眼睛看不見的孩子,不難想像當事人會有多絕望。要不是突發的火災和地震,主角似乎還未能從極其恐懼之下爬出那扇從未離開過的家門,作者的淡淡筆觸背後,皆是揪心。
筆者雖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去經歷,也知世界上本不是所有人天生幸運。但是本書主角接受了母親拋棄自己的事實,開始過真正的人生。並非作者為了鼓舞人心的見慣見熟鋪排,而是人生本來就有不一樣的經歷,這才是最為難得且動人的情節。
重新學習生活、與人相處、一步步結交好友與親密夥伴,這些聽上去再平常不過的日常,考驗着這個眼睛看不見、身體發育不完整的主角。說真的,看她捨棄尿布,學習如廁那段,忍不住淚流。這樣的求生意志,小川糸寫得細膩、栩栩如生,卻一點都不覺得煽情。
而一切看似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前行時,人生路上還是出現了挫折。認識的朋友,初戀口中所描述的主角,讓人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上還有些令人生厭的人和事。但諸如此類都未能影響主角用對世界的好奇、看見事物美好的心。努力學習“生活”,勇敢“求生”並非此作的主調,“活着就有希望”在這裡太過崇高。其實主角本可以不去理解母親的苦衷,本可以痛斥世俗的諸多不公,然而她還是沒有怨懟母親,選擇獨立思考自己的人生,舉步向前。
人們總是過分強調原生家庭的影響,《永遠的院子》卻給了讀者一個全新的思路,去探索生而為人應具備的品質。在讀者看來,是小川糸對於人性包容的折射。書中關於媽媽為女孩梳妝、睡前為她朗讀詩詞,為了精心燉煮每一頓飯,還有飯後點心。媽媽為其唸故事書,透過故事書,帶着她“環遊”世界各地。女孩所穿的每一件衣裳,更是媽媽親手修改縫紉而成;裙子的口袋裡,也總有燙得平整的乾淨手帕等等,都不過是為了讓人深信,母愛確實存在過的,而那些受過傷害的人,選擇相信和愛,才是走向幸福人生的一條道路。
艾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