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浪漫的江湖故事
當代作家余華沉寂八年,寫出了長篇小說《文城》。然而初看這部小說,好像和一般的江湖傳奇故事沒有區別,講述了一個從江南而來的女子小美和她的丈夫,來地主林祥福家裡騙婚。最後捲走了數塊金條,不辭而別的故事。
然而故事情節一環接一環,林祥福為了尋找小美,千里迢迢背着剛出生的女兒,從北往南來到小美兄妹口中的故鄉“文城”,尋找妻子。因緣際會被溪鎮的陳永良夫婦收留,又以自己的手藝開木匠店定居下來。後來村子裡遭遇匪亂,正是清末民初的動亂時期,他們的兒女林百家、陳耀武先後被劫匪擄走。後來發展成了兩個村子和匪幫的殘酷鬥爭,血流成河。故事的最後,是林祥福尋找多年的小美,其實已經在十七年前,因為過度思念女兒,以極為浪漫的方式被凍死了。然而林祥福在死後,屍體被故鄉來的親朋送回故鄉時,路上在一處墳墓前休息,那裡面便躺着小美。兩人的一生只有短暫的交織,之後便越行越遠。
林祥福是忠心之人,對待陳家夫妻忠誠,呵護自己女兒,挺身而出和匪幫作戰,不幸慘死。而在《文城 · 補篇》中,作者補充小美不幸而悲慘的故事。她一生克制,做一個溫良恭儉的兒媳,卻因為用婆家的幾塊錢救濟了弟弟,便被趕出婆家,和丈夫在外流浪。因此小美這輩子唯獨做過一件錯事,就是騙婚林祥福。然而她之後一直為此事懺悔,在懺悔中死去。
《文城》的故事看似通俗,若更深地思考,卻是余華對於過往的自己有所承繼和創新的作品。他以慣用的浪漫悲劇敘事,延續了從《活着》、《許三觀賣血記》、《兄弟》作品中的現實和浪漫敘事交織的手法,《文城》劇情平實而閃動着人性的溫度,如盜匪小山的母親,在看見小山朋友來報信時,她想:“兒子對她說過,他死後若是有人來接走她,就是他在江湖上有手足兄弟;若是沒有人來接走她,就是他在江湖上沒有手足兄弟。”老太太心想,兒子在江湖上有手足兄弟,她對他們點點頭……老太太進裡屋收拾衣物時,在外屋的陳永良他們聽到她的哭聲,時斷時續。
余華擅長以克制冷靜的手法敘述小人物的悲劇,老太太面對兒子死去,沒有大哭大鬧,第一反應是在想兒子儘管落入匪幫,但至少死後有真心朋友來送他。但這種極其簡潔又克制旁觀的寫法,讀來卻更加感人,讓人心疼。
《文城》中表達的情感和價值觀是非常複雜的,因為現實世界中人性是複雜的,很多善惡不能二分,連情感都是模糊的。就如匪幫有窮兇極惡的人,也有“和尚”小山,兩次救了被綁架的陳耀武,然後陳永良跟小山做了結拜兄弟,兒子陳耀武去接小山的年邁母親。
余華在《文城》之中的突破,便是將一個通俗小說的劇情,開展到更深更廣的境界,展現出人性的善惡,也有充斥在江湖各處的情義,無論是匪幫和村民的感情,還是主角林祥福和陳永良一家的友誼。可以說這是通俗傳奇文學和純文學的一次成功融合,而這次嘗試也呈現了一種新的寫作方式的可能性。《文城》無論從故事情節還是其情感意蘊,都是值得讓人再三品味的一本小說。
以 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