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3年05月14日
第B11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適度的旅客量

適度的旅客量

田中泓

疫後首個五一黃金周假期,訪澳旅客錄得近五十萬人次,走在議事亭及新馬路一帶,人流明顯增加了。

有朋友因事要從新馬路走到鏡湖,誤進了大三巴前的街道,原本十分鐘的路程,由於“塞人”而變成了三十分鐘。

旅客量多對於街上的商舖,當然可以帶來商機,連報紙檔也因為旅客購買紀念品而熱鬧起來。當然,除了為市面經濟復甦帶來好處,對於旅客經常前往的區內的居民,卻可能會造成不便。

疫情前,社會曾有意見希望優化景點的承載能力。然而,由於疫情旅客量減少,承載力的問題少人去關心,但現在旅客最回升,有關景點的承載力又被提起。在五一黃金周期間,大三巴周邊街道曾實施人潮管制,從照片可見,人流過多不僅減低了旅遊的體驗,也會造成危險。

近日在報上讀到文章,有作者認為小城不應盲目追求旅客量,過多旅客可能會影響民眾的生活,這與澳門“宜居”、“宜遊”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該作者認為萬事都需要有“度”,適度很重要,遊客量不是愈多愈好!

我非常認同該作者的觀點,雖然小城可以發揮每一區的特色來吸引和分流遊客,但是,有些民生區根本不適合成為旅遊參觀的地點。近年,“打卡”文化及“小紅書”已經發掘了許多特別的“景點”,每次經過東望洋新街,都見到遊客在拍那張民居與博彩酒店的對比照片,有時甚至站在馬路上拍攝最好的角度。

不是反對遊客到達居民的生活區,而是,過度的遊客量,不單只令街區擠擁,而且,公共交通工具也因而超負荷。

旅遊經濟的最終目的是甚麼?值得思考。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2023-05-14 田中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62815.html 1 適度的旅客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