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四
2023年06月29日
第C05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西窗小語)烏戰雖不利 俄仍是海軍強國

烏戰雖不利 俄仍是海軍強國

其實北約基建的威脅,何只來自俄羅斯?各路恐怖主義和林林總總團伙,也有動機趁亂世發難。電纜或基建設施連接陸地的地方,最為脆弱。

俄烏戰爭後八個月,歐盟取代了俄羅斯約八成的天然氣進口量,如今歐盟內部自供的天然氣,佔進口量的近四分一(當然比俄氣貴許多;其餘是美國及中東供應)。挪威是歐盟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國,擔心自身的能源基建會是“歐洲價值最高的戰略破壞目標”,最積極配合北約。

風聲鶴唳之下,荷蘭軍事情報與安全局認定俄羅斯對破壞能源基礎設施“非常感興趣,風電場、天然氣管之外,海底電纜亦是潛在目標”;比利時密切留意俄羅斯間諜船在北海近比利時風電場的可疑活動,以及對瑞士核電站(網絡攻擊)的興趣。以上所有指控,均無人拿得出證據來。

歐洲改革中心認為,儘管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攻勢中表現不佳,但其潛艇部隊依然強大有力。莫斯科仍在大力投資潛艇能力,認為這是可以挑戰西方的主要武器。俄羅斯仍然是個重要的海軍強國,海軍實力居世界第三位,擁有多處海軍基地——波羅的海、黑海和地中海。它多次在愛爾蘭、挪威和葡萄牙海岸海底電纜附近,進行海軍研究和演習,令歐洲忐忑不安。

法國已準備投資三百一十萬歐元用於海底防禦,並花一千一百萬歐元購入兩艘無人水下航行器,強化對海底互聯網電纜的檢查和監視。

英國宣佈把兩艘多功能海洋監測船的其中一艘,專門用作保護水下電訊電纜及石油天然氣管道之用。德國亦發表了類似戰略文件,推出新法規,規定基建設施營運者要包最低標準保護。

(北約虧心聯防俄襲海底基建

· 六)

沈 實

2023-06-29 沈 實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72535.html 1 (西窗小語)烏戰雖不利 俄仍是海軍強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