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平米的生活
最近在讀《東京八平米》,八平米的意思是作者在東京所住的房間,僅有八平米大小,沒有廚房和冰箱,甚至沒有浴室和洗衣機。但作者在這八平米的房間中,卻又活得很開心。
作家馮唐曾問過一位建築師朋友,一個人要住多大的房子,才能活得舒服?朋友回覆道,十二平米。相比之下,八平米的房子,只能犧牲一點生活的便利了。
作者卻說,由於小房間租金便宜,她把省下來的錢花在看展覽、電影和演出,也覺得很開心。又因為家裡太小,沒有浴室和洗衣機,她要出去健身房、錢湯、洗衣店解決日常問題,在相處過程中也認識一些有意思的街坊鄰里,倒也是另一種幸運。
八平米的房子,稱得上是“蝸居”,跟我們認知意義上的住得舒服相距甚遠。但作者卻在陋室中悠然自得,看展覽、看電影、看演出,她精神的幸福程度和自由程度不知道比我們高出多少。這種生活觀也讓我們反思,到底什麼樣的生活才能為我們帶來快樂呢?
作者在書中說,“也許八平米在別人眼裡是畸形狀態,但它能夠讓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它也許是某個地方或某個人,在那裡你不用偽裝,可以好好地面對自我,盡可能地去享受當下。”
有些人,住着大屋,但為生活天天奔忙與煩憂。而作者,在八平米的空間中享用着自己的小確幸。可能物質與幸福狀態確實不掛鈎,只要心夠自由,物質擁有得少一點,也無大礙。
我想起了那個故事,一對夫妻拼命工作,供了一個面朝大海的大單位。但工作太忙碌,早出晚歸,在家的時間很短。相反,家中的保母阿姨每天做完家務後,抱着家裡的寵物,一邊休息一邊享受海景。誰又能說,阿姨不比夫妻更靠近理想的生活呢。
木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