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天山的風情美
——欣賞《掀起你的蓋頭來》
十月十、十一日一連兩日,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打造的大型音舞詩畫《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伴隨着“文化潤疆”的秋風吹進澳門。讓澳門的觀眾感受來自新疆的人文風情——通過舞蹈、歌唱、史詩吟誦的演出形式,以《舞從天山來》、《歌飛新絲路》、《交響崑崙情》三個篇章,將新疆舞蹈的精湛、歌聲的優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麗,將人美、舞美、歌聲美的“各美其美,人美之美,美美與共”的五十六個民族大同交融之美,用歌舞藝術的表現形式呈現在澳門居民面前。伴隨着熱情洋溢的開場歌舞《掀起你的蓋頭來》,在澳門百老匯劇場隆重開演。
第一篇章《舞從天山來》,以世界文化遺產的克孜爾石窟壁畫藝術為靈感創作的《龜茲樂舞》拉開序幕。“壁畫之上,一眼千年”,透過九位舞者舞姿曼妙、活潑的動作、多變的手形、腿部不斷跳躍變換,“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颻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唐 · 白居易《胡旋女》)。舞者快速的旋轉,輕盈而靈動,不僅讓筆者恍惚壁畫上的龜茲樂舞“活”了起來,簡直是從壁畫中走出來的神仙舞步。結合屏幕中對克孜爾石窟中的佛傳故事、樂舞飛天、天宮伎樂等壁畫的豐富圖像,耳邊響起鏗鏘鏜鎝、洪心駭耳的富有“五旦七聲”音律的伴奏,盡情展現剛柔並濟、熱情迸放的舞蹈之美。緊接着上演了廣為流傳的、吟唱民族原生態英雄史詩——蒙古族的《江格爾》及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片段。前者是二○○六年第一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者是二○○九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兩部史詩不僅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也為世界文明貢獻了藝術的瑰寶。在澳門上演英雄史詩的吟誦,也是展現交流、交融的多民族、多元文化兼收並蓄的包容特性。
第二篇章《歌飛新絲路》,耳熟能詳的歌曲《阿拉木汗》響起,拉開經典新疆歌曲聯唱的序幕。《阿拉木汗》是一首耳熟能詳的維吾爾族民歌,“阿拉木汗”是新疆姑娘喜用的名字,作品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讚美如花一般美麗的姑娘,是一首十分詼諧、熱情、活潑的情歌:“阿拉木汗住在哪裡?吐魯番西三百六……”這首歌以李雙江老師的版本廣為流傳,但現場是由新疆本土歌手演唱,配合新疆姑娘的舞蹈,其唱腔、咬字、視覺,更具有新疆本土風情。筆者不由連連感嘆:這真是一個從骨子裡能歌善舞的民族!哈薩克族的傳統舞蹈《黑走馬(別名“卡拉角勒哈”)》,奔騰不息地模仿草原上的駿馬矯健的姿態;精彩的手鼓舞《摘葡萄》,將新疆手鼓與舞蹈巧妙結合,用最純粹的節奏,配上多變的節奏型,結合舞者模仿採摘葡萄的舞姿,生動演繹一位在豐收時節採摘葡萄,勤勞、天真活潑的維吾爾族少女形象。筆者查閱資料得知,與台下澳門觀眾熱情互動的手鼓演員帕爾哈提 · 亞森來自手鼓世家,已經是第五代傳人,生生不息地傳承着民族音樂、器樂及文化,讓藝術代代相傳。精彩的手鼓舞表演,贏得台下陣陣掌聲。
第三篇章《交響崑崙情》,最讓人期待的便是問鼎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歌舞金獎的、由新疆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原創作品《陽光下的麥蓋提》,也是他們在澳門的首演。該部舞蹈作品屬於當下現實生活題材的男子群舞,用舞蹈語言生動描繪了新時代下的新疆各族群眾積極向上生活的圖景,譜寫了陽光下的讚歌:作品在刀郎木卡姆特有的吟唱和刀郎舞等基礎上,加入了現代舞和山東鼓子秧歌等元素,熱情洋溢的節奏將觀眾帶入舞蹈之中,領舞和伴舞互動而伴,有節律的動肩、輕盈的大跳……呈現出多姿態、多樣態、多形態的優秀作品。尾聲還奏響代表澳門的《七子之歌》,最後在歡騰的《新世代的舞步》中熱情地結束了精彩演出,獲得澳門觀眾陣陣的掌聲。
《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匯集極具新疆特色的歌舞,自二○二二年七月在烏魯木齊大劇院首演後,今年開始全國巡演,將新疆的歌舞帶到北京、天津、杭州、廣州、深圳,並在十月來到香港和澳門。通過多彩瑰麗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藝演出,展現新疆好、新疆熱情好客的當代面貌。正如開場致詞人所說:“(新疆)歡快的歌舞及特色美食,無不展現濃郁浪漫的民族風情,團結凝聚的美好圖景。歡迎大家來到開放、發展的新疆,在東聯西出、西引東來的壯烈藍圖下,體驗新疆……”欣賞完演出,深深地被新疆這個好地方吸引,如果有機會,筆者一定要去新疆感受來自天山的美。在此感謝友人贈票,希望如此美好的表演可以開通更多售票渠道,讓如筆者這樣的音樂研究者,及熱愛音樂的市民不要錯過如此精彩且專業的演出。
王軒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