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寓意
《哪吒之魔童鬧海》舊傳說新演繹,看到哪吒天不怕地不怕,敢作敢為,愛恨分明,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更看到內裡的寓意。
哪吒是魔丸托生,生來必是魔王,這是無法擺脫的身份,但這身份誰定?為何魔王一定壞?身份的標籤,就是社會階層的分化,上流社會、社會高層掌管一切,話魔就是魔,話神便是神,魔要被降伏,因為不聽話,企圖危害世界。然而,魔更有個性,不隨波逐流,我行我素,但魔不一定危害世界。
片中的仙界玉虛宮,輝煌華麗的宮廷模樣,寓意相當明顯。無量仙翁的造型,就是慈祥的壽星公,橫看豎看皆讓人喜愛,完全看不出半點陰謀;他掌管天庭與人間,擁有至高權力,能向千萬的仙人軍隊發號施令,仙軍總不思索執行指示。偏偏他滿是陰謀,將林林總總的魔囚禁入鐵爐中,吸收其中的魔力。巨爐內部似火海煉獄,外部則似密封監獄。
哪吒天生叛逆,從不認命,也不信天條。天條不是你話點就點,人人不應被主宰,於是在城毀母亡的憤怒下,衝出煉獄,打上天庭,拆開無量仙翁的真面目,向世人展示表面為仙、實際為魔的虛偽高層。哪吒是魔,因為被賦予魔的身份,但內裡不是魔,是救世英雄;魔與仙的扭轉關係,發人深省。
世上總有許多由上層社會制訂的規條與層級,有的有用,有的僅為上層服務,有的成為下層社會的命運金剛圈。人被箍得久了,一切也習慣,但這是積極人生嗎?“我命由我不由天”,敢於質疑、思考真偽、挑戰權威,是哪吒真本性,也是影片的弦外之音。觀眾看得痛快,因為代入了哪吒,做回自己,衝破枷鎖,打破天條,瓦解建制,因而造就百幾億票房。
高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