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共建國際科創中心
【本報記者廣州八日電】廣東省政府最近公佈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二○二一至二○三五年),提出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加強與香港、澳門創新資源協同融合,攜手港澳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新規提出的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第一加強創新基礎能力建設。一是推進重要科研機構、重大創新平台在珠三角佈局,加強交叉研究平台和前沿學科建設,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二是要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廣州創新合作區等創新平台建設為着力點,依托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推動平台間要素流動暢通、科技設施聯通、創新鏈條融通。
三是要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推動廣州南沙科學城、深圳光明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建,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創新載體和平台,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建設和運轉。
四是建設國際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優化區域創新生態,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的聚才效應,集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頂級科學家以及高層次人才。
第二是建設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一是推進珠三角與香港、澳門產業優勢互補,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及現代農業配套完善的現代產業體系。
二是以大做強先進製造業,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打造珠江口東岸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珠江口西岸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
穗深港澳拓金融
三是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建設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現代服務經濟中心,攜手港澳建設國際金融樞紐,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價值水平,加快構建優質生活服務供給體系。
第三是穩步推進珠三角產業、交通、營商環境、社會治理、生態環境、基本公共服務深度一體化,促進要素資源在珠江口東西兩岸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
一是推動珠江口東岸深化創新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動能轉換升級,引導人口、產業、資金、技術等資源要素向西岸流動。
二是提升珠江口西岸要素聚集能力,做強先進裝備製造業等主導產業,加快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的快速交通網絡與港口群和機場群建設,構建區域經濟發展軸帶,促進主要城市間高效連接和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