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時代
前陣子和剛剛中學畢業的年輕人吃飯,問起她大學要讀甚麼,對將來有何打算。她考上了台灣某大學的影像傳播系,即將飛往對岸隔離,然後在新冠疫情的陰霾下展開四年大學生涯。對於這種對自己前途早有規劃的年輕人,我甚為欣賞,也心生羡慕。
她說,她以後要以拍微電影維生。回想起來,這是年紀比她大上超過十年的我輩,求學時期從未想過的。
也許拍電影的夢想聽起來過於遙遠,亦考驗天份,她難以啟齒。如果拍電影是夢想家的專利,今時今日,拍微電影則是一個現實的選擇,特別是在社團和中小企林立的澳門。如今的澳門,很多中學已有拍片教學,甚至連體育課都要拍片交作業,可見以影像說故事,儼然成了千禧後青少年的新趨勢,亦是不少人心目中酷炫的技能。隨着現代都市中熒幕的逐漸泛濫,微電影已成為極之普遍的宣傳手段,把很大一部分舊時代的廣告和電影觀眾搶了過來,成為熒幕上的主流影像。於是,微電影有了日益膨脹的市場,製作微電影,成了這一代年輕人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方向。
當然,拍微電影的人多數有個電影夢,畢竟沒有對電影的熱情,也不會以大量勞力去賺取與付出不大相稱的薪水。其中一些人把拍攝微電影當作為將來拍攝電影的準備、練習,另一些人則把微電影當成廣告製作,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最大目標。於是拍微電影,也可被歸入服務業的範疇。
記得數年前在電影系的課堂上,老師跟我們說,如果想拍電影,千萬不要一直接案子拍廣告、MV、電視等等,因為這些案子拍得多,就不會拍電影了。
此“不會”,說的是能力,也是心態。微電影並不是短版的電影,拍得多,不見得就能拍電影。但對於喜歡電影的人,倚靠拍微電影維生,也算是一種幸福吧。
古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