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發射納米衛星
歐洲航天局早在二○一三年推出多項航天發展計劃,包括發展新型“阿里安”運載火箭、參與美國航空航天總署“獵戶座”多用途飛船研製,並與美國聯合探索宇宙暗物質等。日前,歐洲航天局在先鋒計劃的推動下,成功將四顆納米衛星發射到太空。
納米衛星是一種體型小的人造衛星,它採用MEMS(微型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多重集成技術,利用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思想和製造工藝,不僅把機械部件像電子電路一樣集成起來,且把傳感器、執行器、微處理器以及其他電學和光學系統都集成於一個極小的幾何空間內,形成機電一體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衛星部件或分系統。
據歐洲航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稱,此次發射四顆納米衛星的大小和鞋盒差不多,主要由英國“尖峰環球”公司在格拉斯哥建造,是英國有史以來最智能的衛星之一。雖然這些衛星的主要目的是監測航運動向,但英國航天局表示它們幾乎可以完成常規衛星的所有工作。
歐洲航天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在發射的四顆納米衛星中,其中有兩顆衛星上擁有超級計算機,它將利用機器學習算法來預測船舶的位置,隨時跟蹤船舶到達港口的時間,這將有助提升港口當局管理碼頭的效率。
此外,衛星間還有中繼器,用於互相發送數據並將其傳輸到地面站,這將縮短數據收集和傳輸之間的時間。
英國科學部長阿曼達表示:“在英國政府一千萬英鎊資金的支持下,這些非同尋常的納米衛星不僅有助於預測全球貿易,使企業提高效益,而且還將確保英國在衛星發展方面始終處於領先地位”。
阿曼達指出,納米衛星的想法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然而,近年來,由於光學和遙感技術的改進,這種衛星的市場有了很大的發展。除自身擁有獨特優勢外,納米衛星還能讓我們對地球環境開展複雜而有規律的觀測。英國政府認為,這四顆納米衛星的發射將為衛星通信市場帶來新的機遇。
據天文專家介紹稱,在航天發展史上,由於受運載能力及技術水平的限制,早期研製的衛星都採用小衛星方案,其重量只有幾十公斤。七十年代末,由於大推力運載火箭的研製成功和設計與製造能力的提高,大型多功能衛星開始出現,衛星體積不斷增大,功能也越來越複雜。
多 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