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4月01日
第C10版:演藝
澳門虛擬圖書館

節奏的魅力

節奏的魅力

偶然於網上看到澳門敲擊樂協會的宣傳,“節奏”可賦予生命新氣象,澳門敲擊樂協會希望用鼓樂打響及振奮澳門人的希望,便購票觀看於去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舉行的澳門敲擊協會周年音樂會第十四擊《交替點》,以解久久未能觀看現場音樂會的心癮。

澳門敲擊協會成立於二○○六年,是旨在推廣敲擊樂藝術,培育本地音樂人才的非牟利組織,本次音樂會也安排了一些學員演出,為他們增添演出機會。過去由於旋律樂器發展迅速,作曲家常忽略敲擊樂器,使其居於單純的節奏陪襯效果,許多古典名曲中都沒有敲擊樂器發揮的餘地。但近代作曲家嘗試廣泛運用敲擊樂器,製造出激動、急躁、詼諧、恐怖等等旋律樂器較難做到的戲劇性效果,這正是敲擊樂最能吸引聽眾注意的地方,也最能直接撼動人們的情緒。本次音樂會精選了十一首近代作曲家的敲擊樂曲目,於短短的一個半小時內,帶領筆者走過一趟情感之旅。

音樂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元素:節奏、旋律與和聲。旋律與和聲的理論是建立於有固定音高樂器上的,難以適用於討論大部分無固定音高的敲擊樂器作品。但敲擊樂曲卻可以以各種樂器演奏相對音高,再配合不同的節奏織體與豐富的音色組合,展現無窮的變化。這次的音樂會,就是希望將“節奏”這個敲擊樂最純粹的核心表現出來,演出着重於將節奏拆解,並透過不同的表演者將其重組。這樣把音樂的其中一個元素抽出來專注發展,看似是縮窄了範圍,但其實可發展的空間是非常大的。聽完音樂會開場的《Cheater dance Ⅱ》三重奏,筆者非常認同這個觀點:人們常常被優美動聽的旋律所吸引,而忽視了當中節奏的魅力,當我們專注留意節奏的組合和發展時,它也能展現出無窮的變化。

音樂會由濱囗大彌的《Cheater dance Ⅱ》三重奏打響頭炮。開始時,燈光突然熄滅,接着聽到有人跑上台的腳步聲,隨即鼓聲響起,燈光也跟着亮起,所有事情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令全場觀眾都來不及喘息,已被隆隆的鼓聲吸引住,此曲運用了三個小鼓、四個銅鈸及六個高架鼓進行節奏交替,樂手看似輕鬆的演出,當中卻包含了很多複雜的節奏。正如本次音樂會的音樂總監黎如琪所言:“即使簡單的一個四拍子,可以數的方式也很多,對於以節奏為主的敲擊來說,合重奏的過程並不容易,要所有樂手的節奏同步流動或交替,才能完成整首樂曲。” 音樂會一開始便令筆者眼前一亮,徹底顛覆了筆者對節奏的印象,沒有清晰的旋律,只有多變的節奏和豐富的音色,也能打動人心,雖然未知是否所有觀眾也有這種感受,但至少能打動到筆者,完全感受到那澎湃的氣氛。

敲擊樂的定義是否只能狹限於用樂器演奏呢?美國作曲家約翰 · 凱治便將之完全否定了,他曾以“構造”為主題,創作了三首作品,而這三首作品的特別之處,就是以大量稀奇古怪的物件來進行演奏,擴闊了敲擊樂的界限,發展出無限可能。敲擊樂的可能性無限大,任何物品都可以成為敲擊樂器。只要理解各種物品的特性、材質、大小,再嘗試拼砌出不同的物品組合,就能用於演奏,本次音樂會中就有一首改編自菲力浦 · 葛拉斯的《Aguas Da Amazonia-Mov.1 Japura Rivver》,正是其中一個例子。在小小的舞台上放置了三張長桌子,桌子上放滿了很多大小不同的玻璃器皿和玻璃瓶等,其中注入不同量的水,使其形成不同的音高和音色。在一個音樂會上,光是看到台上這個設置,已不禁令觀眾驚呼,接着上台表演的是五個十歲左右的小朋友,觀眾對這個新奇的表演似乎都很有興趣,筆者也被這個有趣的表演吸引了一下,但礙於此曲的音樂性並不高,新鮮感過後,似乎未能為筆者帶來更深刻的情感體驗。考慮到敲擊協會可能希望安排一些演出機會給年輕學員,這個曲目安排也是值得鼓勵的。

音樂會另一首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曲目,是下半場的開場曲,Tomer Yariv的一首知名敲擊樂二重奏作品《Gyro》。“

Gyro”是Gyroscope(陀螺儀)的縮寫,顧名思義是演出者在演奏時會像陀螺儀裝置般轉來轉去,但卻又不失重心。樂器的編制上也是用大家熟悉的“爵士鼓”,由大鼓、中音鼓、腳踏鈸、牛鈴、水鈸等敲擊樂器拆解重組而成。筆者認為是次的演出者非常好地掌握到這首曲目的精髓,演奏者既有動力也有穩定性,真的讓筆者感到演奏者就是一個穩定的軸心,上身自由移動的同時,雙手收放自如地打出令人興奮的節奏,但卻始終不失重心。這樣的要求對於單獨一位演奏者來說已經不是容易的事,加上這是二重奏作品,兩位演奏者的節奏時而對齊時而有序的錯開,每一個轉接點都無不讓觀眾屏息注視。這首曲目演奏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其中一位演奏者的鼓棒滑手飛出,正當大家替她緊張的時候,她已經從旁邊的鼓棒袋子取出一枝棒繼續演奏了,似乎絲毫沒有受影響,就像這個是預設的情節一樣,讓筆者不得不驚歎演奏者的應變能力。

世界敲擊樂潮流正趨向將多媒體混入敲擊樂之中,樂手在現場演奏的同時,也會播放預先錄製好的樂曲,兩者同時演奏,令音樂產生更多變化,也令現場觀眾有種疑幻疑真的感覺,更可讓每位觀眾對同一樂曲有一套自己的見解。澳門敲擊協會也受這個世界敲擊樂潮流啟發,於本次音樂會加入預製音響和燈光設計,於演奏時配合光和影,將樂手對樂曲的意念形象化,引導觀眾感受樂手所傳遞的意境。筆者認同多媒體混入音樂之中,在某程度上來說,是能令音樂產生更多變化的,如能令觀眾對音樂產生一定的想像,當然是好,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局限了觀眾對音樂的理解,應當小心運用。

音樂會結束了,筆者卻整晚仍沉醉於音樂會的節奏中。與以往經常欣賞的古典音樂會不一樣,作曲家和演奏者希望以節奏為重心,帶領聽眾體驗一場情感之旅。對於聽慣古典音樂的筆者來說,很驚訝地發現,原來音樂還可以這樣表達,節奏原來具有這樣的魅力,而這些有趣的表演方式和新奇的音響,相信也能吸引不常聽音樂的觀眾,引領他們更深入地感受音樂的魅力。

高岸詩

2021-04-01 高岸詩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10441.html 1 節奏的魅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