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翻閱
近日,和友人談書,見對方給我展示書中某頁內容時,將書的硬襯往外用力一摺,我心裡猛然“咔”地響了一聲,經辨認,是心痛的聲音,迴響良久。
另有幾位朋友,幾乎從不買書,想讀書就去圖書館借閱。我甚至一度懷疑,他們極迷醉於翻閱殘破發黃舊書頁的感覺。所謂書香,對他們而言,應是年代久遠的舊書味。除了很舊很舊的書,一般的書讀完就還,沒有想佔有的慾望。
某些電影導演,要改編的書,一頁頁撕下來,寫筆記眉批,釘在水松板上,當便條紙用。愛書之物理性的人,痛徹心扉,但對於大導演而言,書頁皆工具,無可厚非。
在這個電子書漸漸普及的年代,一本實體書,物理性抬頭,和精神性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內容精彩固然重要,但封面設計、排版、材質等,也是吸引不認識作者的讀者翻閱、以至購買的重要因素。沒有身體,如何裝載心靈?正如你沒法把一部電影的表演,和攝影、燈光、錄音分開,你也難以把戀愛關係中的愛與性徹底分離。
拙作《霓虹餐廳》採用蠟紙作為書封,蠟紙透薄,脆弱,易皺易破,不好保存。我常跟朋友打趣,如讀了喜歡,可多買一本,兩本在握,一本當枕邊書,翻皺翻破沒關係;另一本束之高閣,用作收藏。當然,我不信有人真會採納。
着重書的精神性多於物理性的人,家裡不一定多藏書,卻是滿肚墨水的知識分子;重視書的物理性多於精神性的人,藏了一櫃子的書,最後成了收藏家。渴望兩全其美的人,讀一本書,物理性和精神性像沙漏的兩頭,此消彼長,是個不可逆、既充實又可惜的過程。
話雖如此,一本書,翻與不翻,從來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書終究用來翻閱,文字畢竟要化作記憶。但怎麼翻,才能同時保存它的物理性和精神性?似乎也只能好好學習,學習如何對身邊事物溫柔以待了。
古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