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也不承認“杜蘭德線”
巴基斯坦全情投入阿富汗聖戰,產生了深遠的後果:這個國家的安全機構——跨軍種情報局(I.S.I.)操縱阿富汗內政,成為塔利班的主要財政、軍事和外交贊助人。可是,巴基斯坦的投資,最終也無法將這個“成就”轉化為讓“杜蘭德線”得到持久合法性的目標。
在塔利班對阿富汗的短暫統治期間,巴基斯坦軍方以為塔利班不僅會承認“杜蘭德線”,而且還會遏制西北邊境普什圖民族主義的暗湧。
但實際結果恰恰相反:塔利班斷然拒絕承認“杜蘭德線”,繼續培養普什圖民族主義,大大地影響了“杜蘭德線”另一邊的巴基斯坦普什圖人的身份認同,危害國家統一。
“九 · 一一”事件後,美國入侵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權;親美的巴基斯坦政府,不得不改變對阿富汗的政策。如此一來,變得裡外不是人:過去親塔利班政策,使其失去了阿富汗非普什圖部落的同情和支持;“九 · 一一”後的戰術大轉彎,也破壞了阿富汗普什圖部落對它的忠誠度,連帶得罪自己的普什圖人。
至於阿富汗,它對“杜蘭德線”邊界的政策,是開放邊境。這有利於界線兩邊的普什圖人往來,及阿富汗的對外貿易。
昔日巴基斯坦源源不絕招募普什圖人組成民兵,越過杜蘭德線與蘇聯作戰。“九 · 一一”後,來一個戰略大反轉:阻止巴基斯坦普什圖人越過“杜蘭德線”與西方軍隊作戰。
於是巴基斯坦國內的塔利班,將憤怒轉向巴國各地目標,在全國各地進行恐怖襲擊。並且培養巴國的普什圖民族主義,支持國內伊斯蘭激進分子活動。
對巴基斯坦而言,培養塔利班的過程,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阿富汗的後美軍時代 · 十)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