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樓增充電位須業主共識
【本報消息】議員王世民認為本澳電動車普及率不理想,口頭質詢當局如何加快推動。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承認本澳最大的排放問題源自交通,現時政府新建的公屋車位都會安裝電動車充電設施,新城A區公屋的充電位百分百為慢充,因為快充較耗電。強調推動現有私廈安裝充電位有難度,因為法律沒有強制要求,現有大廈要新加充電位必須由大廈小業主達成共識才可以。
公屋停車場試行
交通事務局長林衍新指出,局方目前在栢湖、望賢、望善這三個公共停車場試行電單車充車櫃設施,方便電動電單車更換電池,目前正在測試,會視乎市場反應。希望下一步逐漸推開至氹仔中央公園、關閘停車場等。
巴士方面,當局透過新巴士合同,規範巴士公司按照兩時間節點,逐步更換全澳九百六十輛巴士,目前一間巴士公司成功引入增程式電動巴士,另一間公司亦正逐步引入。增程式電動巴士較符合本澳需要,因為若採用純電動巴士,只少需要十八萬平方米的用地面積以及充電需時。
充電位難入舊區
王世民追問能否在現時舊區內政府可掌控的地點增加充電車位,羅立文回應稱,會在有條件的公共停車場增加充電位,但坦言難入舊區。同時,當局將不再增加街邊充電車位,會集中在現有公共停車場。
議員施家倫、區錦新、鄭安庭、柳智毅、麥瑞權均表達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特別是現時私人樓宇內申請加裝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情況。羅立文重申,私樓要增加充電車位,必須由小業主達成共識。
環保局長譚偉文表示,現時全澳有二百個充電車位,每個車位平均每日充電兩次,基本能滿足現有需求,當局會因應未來需求在各公共停車場相應增加充電位。林衍新提到,百分之六十一的發財巴已經是新能源巴士,兩年後將會是成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