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1年08月10日
第B10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燕堂夜話)書院情結

書院情結

朱熹一生熱衷教育,所至必興學校,明教化。據方彥壽先生考證,朱熹一生與六十七所書院有關係。

書院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獨特形式,它發端於唐,鼎盛於宋,並為元、明、清三代所沿襲,承載着中國千年傳統文化的起承轉合。特別是經朱熹宣導,書院得以規範發展,影響巨大。

由朱熹本人所創所修最重要的書院,閩以外有經他修復的廬山白鹿洞書院和長沙嶽麓書院;在福建則有由他親手創建的建陽寒泉精舍、雲谷晦庵草堂和考亭竹林精舍(後改名為滄洲精舍),以及地處武夷山五曲的武夷精舍。

除了閩北,福建許多書院也與朱熹有關。南宋乾道年間,劉砥、劉礪兩兄弟在長樂龍峰築室讀書。慶元二年(一一九六年),“偽學之禁”震驚朝野,朱熹被打成“偽學之魁”,幾無立足之地。在劉嘉譽、劉世南父子的幫助下,朱熹一路南下來到長樂避禍,並在龍峰書院講學。劉砥、劉礪拜朱熹為師。劉嘉譽是劉砥、劉礪的祖父,跟朱熹是同窗,都師從李侗。

朱熹曾遊宦閩南,泉州小山叢竹、九日山、燕南、溫陵等書院,都是朱熹一手創建。最為感人的是朱氏三代人延續石井書院文脈。“石井”是泉州安海鎮在宋元及明中葉前的行政地名。石井書院前身為宋紹興年間安海長者黃護為時任安海鎮官朱松(朱熹之父)捐建的講學館所——鼇頭精舍。朱熹任同安主簿時,常來安海訪其父遺跡舊事,“見其老幼義理詳悉,遂與論說”,士因益勤於學。南宋嘉定四年(一二一一年),知州鄒應龍應士民之請命通判朱在(朱熹之子)於原址主持建石井書院,規制仿州縣學宮。

在理學的旗幟下,朱熹及其門人把古代書院的發展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石 城

2021-08-10 石 城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7378.html 1 (燕堂夜話)書院情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