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五
2021年08月20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杏林外史)溥儀嫲嫲的難言之隱

溥儀嫲嫲的難言之隱

但凡一個王朝進入末世,很多怪象便紛至沓來。滿清末造,同時碰上幾千年未遇的大變局,身在其中的人難以逃脫歷史洪流的洗刷,他們的遭遇更令人唏噓。

末代皇帝溥儀大名鼎鼎,但他在位時僅是一名幼童,本質上沒有進入這末世熔爐,真正給大清掌舵的是父親攝政王載灃。此人對西方事物頗有興趣,自購地球儀、天文望遠鏡等,在日記中經常記載哈雷彗星和日食、月食,甚至很早就使用汽車和電話,並首先剪辮子、穿西服,曾被視爲晚清新派人物。那麼,載灃對待與生命直接相關的西方醫學又是怎樣呢?

有人想起李鴻章,這位重臣也喜歡西方新鮮事物,不僅飲用進口瓶裝水,還帶着西醫。也許西醫確實對他的健康長壽起到積極作用,老人家輕鬆活過古稀之年。然而,載灃不過是葉公好龍罷了。對待現代文明的精華——醫學,他不但不懂,還過於拘謹地與之保持距離。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提到:“我的祖母患乳瘡時,請中醫總不見好,父親聽從了叔叔們的意見,請來了一位法國醫生,醫生打算開刀,遭到了醇王全家的反對,只好採取敷藥的辦法。敷藥之前,醫生點上了酒精燈準備給用具消毒,父親嚇壞了,忙問翻譯道:‘這這這幹麼?燒老太太?’我六叔看他這麼外行,在他身後對翻譯直搖頭咧嘴,不讓翻譯給洋醫生聽。醫生留下藥走了。後來醫生發現老太太病情並無好轉,覺得十分奇怪,就叫把用過的藥膏盒子拿來看看。父親親自把藥盒都拿來了,一看,原來一律原封未動。叔叔們又不禁搖頭歎息一番。”

原來,載灃和許多保守的中國人一樣,對外科手術避之唯恐不及,這一方面是由於開刀長期是不少人的禁忌觀念。另一方面,手術由老外執刀,部位還在女人的胸部,這還了得?不但手術無法接受,連敷藥都得搪塞!

那麼,乳瘡到底是什麼呢?

(三之一)

譚健鍬

2021-08-20 譚健鍬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9343.html 1 (杏林外史)溥儀嫲嫲的難言之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