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阿富汗最大受害者?
過去一周,阿富汗戲劇性的變化,令整個國際社會都為之震驚。較早前美國國防部才估計,塔利班有可能在九十日內攻入喀布爾,怎知不到九十小時塔利班已攻佔首都。美國慌忙撤僑,撤僑後阿富汗如何,美國表現得似乎與他們無關,還呼籲阿富汗的問題,請阿富汗人自己處理。
塔利班接管權力後,大家最關注他們會否回到神權統治?記得小布什把入侵阿富汗說成是解放阿富汗,特別是女性。這由於塔利班統治時,推行眾多歧視婦女的政策。因此,小布什認為美國推翻塔利班,可為阿富汗婦女帶來佳音,他還承諾保護阿富汗兒童。而作為他緊密戰友的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一樣惺惺作態表示會與阿富汗人同行,不會離棄他們。
問題是,他們決定發動戰爭,但是最大的受害者是誰?不就正正是婦女和兒童嗎?小布什和布萊爾啊!你們令到很多婦女成為寡婦,不少兒童變成孤兒,而你們所說的“同行”和推動解放事業,實在太虛偽了吧。還有因戰爭導致身體傷殘的阿富汗人,以及數以百萬計的當地人流離失所。
我數年前跑到希臘做敘利亞難民的故事,想不到碰上一大批阿富汗難民。他們告訴我,他們先逃到伊朗,再籌旅費想辦法前往歐洲。千山萬水,阿富汗人不斷流亡,他們告訴我家鄉的情況,個人的經歷也是國家的經歷,聽者心酸。
阿富汗戰爭打了二十年,早已成為“被遺忘的戰爭”。如果不是因美國撤軍和塔利班回朝,大家可能已忘記這個美國反恐第一戰的國家了。
當拜登宣佈今個月底全面撤出阿富汗的時候,參眾兩院有好幾位民主黨女議員異口同聲請拜登再三考慮撤軍的決定,她們恐怕一旦美軍不在,阿富汗婦女便會再度陷入可憐的處境。
事實就是這樣嗎?被視為阿富汗最勇敢女性的阿富汗前任女議員兼婦權推動者馬萊拉 · 祖雅(Malalai Joya)卻有不同的看法,她指出美國和北約只是利用阿富汗婦女的處境,來合理化他們的佔領。他們以趕走塔利班為名,卻把軍閥引到阿富汗主流政治裡去,可是兩者其實沒有什麼分別,婦女一樣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沒錯,女孩們在戰後可以上學,成年婦女如她可以參與國會選舉,但大家又是否知道,婦女依然是性暴力的目標。
祖雅再講述自己從政期間所受到的迫害。她在二○○五年成為最年輕的國會議員,而在國會裡,她勇於揭露那些軍閥與美國勾結所犯下的戰爭罪行,令到好些軍閥出身的國會議員向她圍攻,恐嚇她。祖雅曾經歷六次的死亡威脅,最後在二○○七年被強迫解除國會職務。
看來,美國扶植的軍閥政權“北方聯盟”和塔利班,只是一個銅幣的兩面,而國際社會對阿富汗婦女的安全和權益,責無旁貸。
張翠容(香港戰地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