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1年10月04日
第B04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老兵淚述長津湖戰役

⬆老兵劉石安講述長津湖戰役有多慘烈 (網絡截圖)

老兵淚述長津湖戰役

【本報訊】據澎湃新聞三日消息:電影《長津湖》一上映,便受到一眾好評,穩居國慶檔影片票房榜首。

該電影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全景式還原了七十一年前的史詩戰役。除了激烈的戰爭場面,影片中對長津湖環境的刻畫也令人印象深刻。然而,真實的長津湖戰役究竟有多慘烈?

英雄兒女抗美援朝

七十一年前,無數中華兒女遠赴朝鮮戰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他們用犧牲和奉獻換來山河無恙。那段浸滿英雄們血和淚的歲月,那一群無懼無畏的年輕人,他們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滴噠滴滴滴滴”、“軍號吹起來,哦喲衝啊”。這串音樂是刻在老兵劉石安血液裡的記憶。

一九五○年,劉石安被編入二十軍五十九師一七五團二營五連,同年,朝鮮戰爭爆發,他所在的部隊成為抗美援朝首批入朝作戰部隊。

天寒地凍,土被凍得像石頭一樣硬,挖反坦克戰壕完全不可行,面對美軍強大火力“沒有辦法,只有硬上”,三十多人組成了“敢死隊”,把手榴彈六個一組綁在一起前赴後繼往前衝,當來到坦克身邊時,只剩下了兩個人,還都負了傷。

“冰雕連”死不後退

“完全是踏着同志的血漬前進”,他們把手榴彈塞到了坦克的履帶下,“轟”一聲炸癱了坦克。那場戰役,美國王牌陸戰一師被擊退,這是劉石安在朝鮮戰場收穫的第一場寶貴勝利。

長津湖戰役是一場在極其惡劣環境下武器裝備對比懸殊的戰役,距長津湖兩公里處的死鷹嶺上,全連官兵堅守陣地,都以戰鬥姿勢受凍犧牲了,史稱“冰雕連”。“我們也許甚麼都沒有,但是有勇敢,我們一定能打敗敵人。”

“戰士們一個個在雪坑裡,槍都朝着公路擺着。我們從那兒過,他們不動。我就扒拉扒拉看,都硬了。”這個壯烈的場景,令志願軍教導員鄒世勇永生難忘。

被截肢再痛也不哭

今年九十六歲的老軍醫于芝林曾親歷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距離他在朝鮮戰場上,被炮彈炸傷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十年。

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四歲的他跟隨部隊進入朝鮮。緊急入朝的十萬多名志願軍,晝伏夜行,嚴密偽裝,在冰天雪地中行軍,以驚人的毅力悄然抵達戰場。

為了盡快形成對敵人分割圍殲的有利態勢,于芝林和戰友們穿着單薄的衣服,行進在崇山峻嶺中。他回憶:“當時溫度接近負四十攝氏度,戰士們衣着單薄只能裹被單行軍,趴在雪地中隱藏,強忍嚴寒饑餓也一動不動。戰士們大多是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凍掉手指、被截肢再痛也不哭。”

2021-10-04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7975.html 1 老兵淚述長津湖戰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