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 丁
去年,日本作曲家冥丁選擇在Kitchen.Label
推出《Kofū》,延續他備受讚譽的《Kwaidan》、《Komachi》,在環境音樂的創作取向之下,以沉浸式音樂敘事加上具象音樂手法的大量採樣,解構而後諷刺重現傳統日本聲音美學,挑戰人們對藝術性的認定。可以說,冥丁重新想像日本歷史的某些時刻,不只讓他自己、還帶領聽者彷彿被捲進無情的時間之沙。
《Kofū》表面上總結了冥丁的日本舊時情懷三部曲,然而創作期間餘下的六十多首曲目,激發他繼續發展那些素材提供的更多可能性,催生《Kofū Ⅱ》問世。專輯的頭兩首曲目有着明顯歡快的氛圍,笛音、哨音、弦樂、木質打擊樂與環境聲響,雖複雜忙碌,實際極為和諧;《Happyaku-yachō》一曲開始步入重點,音高多變的人聲樣本讓人聯想到充滿活力的老江戶城;《Kaworu》源自他《Komachi》時期的創作,是獻給已故祖母的安魂曲,此處讓專輯氣氛轉入淡淡的哀傷。優雅精緻的《Saryō》,藉由重複音符營造寂靜,據冥丁透露靈感源自一間由“茶聖”利休和尚親自設計的老茶室,以及自己祖母家牆上的水墨畫,兩個空間裡龜裂的土牆與褪色榻榻米墊,流動着宇宙的時間,被轉化爲樂音,是個人最喜歡的一首。
《Kofū Ⅱ》不能說是一張單純的續集,呼應前作的同時亦通過各種令人讚嘆的聲音意象,從流浪武士、紅燈籠、忍者、木偶劇院、詩人、黑澤明,以至修羅雪姬,更深切探討日本身份,是冥丁至今從概念到表達都最完整的成就。
子 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