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1年10月24日
第C08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我不能 但我相信時間能

《當豆撈遇上豆汁兒》 作 者:穆欣欣 出 版 社:作家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我不能 但我相信時間能

這天,“獅子山”颱風就在澳門附近,成日的風雨,只好居家,就連窗外都不想看一眼。因為疫情加上風雨,澳門街清淨到彷彿是一座歷史遺跡。

拿起專欄作家穆欣欣的散文集《當豆撈遇上豆汁兒》,一口氣讀完,意猶未盡,沉浸在書中那些古跡和人物之中。想讀的原因就是我曾住在澳門下環街四年多,那條街上真有一家名為“澳門豆撈”的餐廳,不知道疫情之下是否營業?澳門文化,可能也就像這“豆撈”,看似沒有,卻又存在。剛來澳門的時候,也有人跟我講,澳門是“男人的天堂,文化的沙漠”。一晃經年,紙醉金迷的天堂沒有體驗過,但澳門文化給我的印象更像是沙漠中的綠洲,不歷經跋涉,很難發現,一旦發現,就不想離開。

對書中描述的澳門之小與北京之大,深有體會。工作原因,以前經常接待內地訪澳的客人,一般會看飛機落地的時間,一落地,就出發,比客人出機場還早到。要是在北京,至少提前幾個小時就要出門。接待客人自然免不了兼職“導遊”,把道聽途說的解說詞自信滿滿地說一通,然後客人也不明就裡地點頭配合。大三巴大炮台、新老葡京、威尼斯人老三樣看過了,就算是來過澳門了。這本書把澳門的歷史文化,講得有滋有味,要是早幾年閱讀,我的“導遊”水準將大大提高。

書中展現了澳門獨特的歷史,以及歷史造就的獨特文化。正如作者所言:“澳門缺少故事,是我一直引以為憾的事。儘管人們總是賦予澳門種種美好的標籤,諸如洋化、休閒、浪漫,我總嫌太過流於表面和膚淺,難以和她承載了四百年滄桑歲月的厚重靈魂相匹配。”書中所述與澳門有關的人物,林則徐、沈志亮、冼星海、湯顯祖、馬禮遜、錢納利、賈梅士、安德魯,都是有故事的人。如果把他們和澳門之間發生的故事整理出來,加以藝術創作和昇華,一定能為澳門打磨出更多的文化珍珠。就像澳門歷史城區由八個廣場、二十二處建築組成,單獨看平淡無奇,串在一起就是世界文化遺產。作者也嘗試通過文學、戲劇作品來串起澳門文化的項鏈,《鏡海魂》的劇本創作和公演,開了個好頭,這不僅是“把澳門搬到北京,更是搬到了世界”。

澳門需要更多的故事來講述自己,要不然“導遊”遲早會失業。當然,這事我不能,但我相信時間能。

木 魚

2021-10-24 木 魚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1922.html 1 我不能 但我相信時間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