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3年05月07日
第C06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我可能錯了》 作 者:比約恩 · 納提科 · 林德布勞、 卡洛琳 · 班克勒、納維德 · 莫迪里 譯 者:郭騰堅 出 版 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年2月

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在當今社會不斷追求進步的同時,不少人彷彿亦被這份“逼着前進”的無形壓力所籠罩——更好的學業成績、更高的學歷、更位高權重的職級和社會地位,還有更多的財富……近年,便有個十分形象化的網絡流行語用以形容這個現象,叫“內卷”。《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的主角,比約恩 · 納提科 · 林德布勞是一位瑞典人。他在二十六歲事業有成的那年,即將成為一家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此時卻突然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的森林寺院去當僧人,一當便是十七年。

這本書是比約恩的自傳。主軸是他出家修行生活的日常種種,結合出家前的童年回憶、家庭成長、求學生活,以及職場掙扎等,寫得溫柔又脆弱、謙卑且誠實。初讀時,以為這本書所講的就是作者作出重大人生轉變、學習成為一名僧侶,以及從這段經歷中所感悟到的大小人生智慧。讀着讀着,方知從小他內心便有個聲音一直說自己不夠好。這一方面促成他追求進步,另一方面也埋下了抑鬱症的種子;讀到他由最初只打算參加一個月的冥想課程,至後來即便成了僧侶、對佛陀懷着信奉之心的同時,亦剖白自己於此期間的一些掙扎。

如果你曾冥想過,相信也會對他所描寫的過程中,那份雜念紛飛的細碎會心一笑。如果你以為出家的修行人都已斷除煩惱、了悟人生真諦,相信會因比約恩這位精神修行者感到驚訝:他在察覺到健康狀況下滑後,聽從了內心的聲音,決定還俗。回到瑞典後,因為與社會脫節,加上財務困境、健康及失眠等問題,他又再度陷入迷惘和抑鬱……

從這本書中我讀到的,不是一個超凡脫俗、不食人間煙火的僧人故事,而是一個對精神生活有所追求,並付諸行動去修煉的“人”。他情緒起伏真切,包括了好的情緒和壞的情緒,而修行經歷也引導他更有智慧地應對一切。這亦讓他在患上漸凍症的生命倒數階段,於瑞典進行全國巡迴講座“通往自由之鑰”時,以沒有草稿的演講方式收穫好評。

一些沒有經歷過人生低谷的人,理直氣壯地說着一些“充滿正能量”、如口號般的“雞湯式”句子時,很多時是說服力欠奉的。因為當中往往欠缺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作為過來人的同理心。《我可能錯了》自出版後,能透過不同的譯本感動近三十個國家的讀者,大概就是因為它能讓人在困頓中,找到撫慰自我與前進的勇氣。

結束僧人生活返回瑞典後,比約恩曾於一次訪問中被問道:“在叢林中度過十七年的出家生活之後,你學到最重要的事是甚麼?”在那十七年的精神修煉中,他最珍視的一點就是:他對自己的每個念頭,都再也不相信了。他甚至說那是他的超能力,亦是所有人都能擁有的超能力。這可以理解為:成為一個能與自己更自在相處、更欣然做自己的人。重點是,一個不會總是時刻被自己念頭支配的人。這本書絕妙的書名,源於二十多年前的一個晚上,作者從泰國森林修行派寺院裡一位導師的講座上,所學到的一句箴言,簡單卻很容易被遺忘——當感覺到衝突開始醞釀,或與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快要破裂的時候,請重複這句箴言三次︰“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

亞 詩

2023-05-07 亞 詩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61404.html 1 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