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和消費
最近頗有這麼一種說法,就是認為來澳旅客的玩樂模式有所改變,較之過往趨之若鶩地擠去大型度假娛樂設施“朝聖”,並作出大額消費,現在,尤其年輕的一群,都喜歡跟着媒體上那些博主提供的資訊,到橫街窄巷拍照打卡。若有合適性價比的飲品、食物,順手買一份,吞下肚之前,可作打卡道具,一舉兩得。
這種企街影相、遊走各區的旅行模式,有關方面及業內人士,美稱之為“深度遊”。問心一句,他們當然希望旅客跑遍澳門各區,最重要是有“深度”消費、帶旺經濟。然而,旅客到各區走走逛逛之餘,是否消費,怎樣花錢,自有想法。做生意的,對於把人氣催谷成財氣,寄予厚望,一旦現實有所落差,也難免抱怨:“不似預期。”
其實,旅客這種新玩法,深度稱不上,他們要看的,只是浮面那一層,就是參考網絡上眾人熱議的事物,跟風去打個卡而已。當中首選飲食,好吃、好喝都不是重點,好睇才是打卡的關鍵;而最受歡迎的,就是在社區裡尋找在網上已成為潮流的“景觀”,跟風網紅擺同一姿勢,調正角度,與建築物、樓房、窄街……來一張合照,甚有滿足感。
此間最成功吸客打卡的例子,就是在澳門半島南端、一柱擎天式的某所博彩娛樂場。經網民不斷發掘新角度、新地點與之合照之後,與這建築物打卡的熱點,由過往的東望洋新街,已轉移至南灣大馬路與馬統領街交界路口。而最新發展,就“五 · 一”假期所見,亞馬喇前地巴士站,從早到晚,滿是隔着馬路朝這建築物高拍低炒的人群。估計此地已成最新、最潮的打卡位了。
但,有多少旅客打卡之後,會到這家娛樂場消費的呢?
彭海鈴